在见到于迎年之前,很难想象,那些精美易碎的蛋雕作品,竟然出自一个大男人之手。
走进于迎年的家里,犹如进入一个蛋雕世界,福娃、十二生肖、中国龙,还有各式各样的镂空蛋壳,个个惟妙惟肖,让人目不暇接。
今年51岁的于迎年,是沙河电厂周边办的一名职工,他身材魁梧,岁月在脸上稍有痕迹,一双手粗粗大大。家里那些美轮美奂的蛋雕,都出自他的手。记者近距离观看了蛋雕创作全过程,出乎意料的是,于师傅使用的雕刻工具,居然是电钻。
于迎年坐在工作台前,架上一副眼镜,左手擎着鸡蛋,右手拿着电钻,透过放大镜,轻轻游走在厚度不到1毫米的蛋壳上。他的手非常稳,而且灵巧如燕,片刻就在鸡蛋壳表面钻出一条条纹路。于迎年说,有时用刻刀,有时就用普通电钻,也可以用来钻墙。
每刻一刀都如履薄冰,下手重了,蛋壳会破碎,轻了,图形又不显,一点偏差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2007年,于迎年在报纸上无意看到几幅蛋雕作品后,便产生了浓厚兴趣。没人指点,就从网上寻找资料,研究蛋雕的图案和处理流程。 因为他自幼喜爱艺术,国画、油画、篆刻、版画、摄影都可以信手拈来,所以当第一个作品成功出炉时,更加激发了他对蛋雕艺术的热情。由于对蛋雕的痴迷,家人上顿下顿吃鸡蛋。随着鸡蛋吃得越来越多,练得也越来越多,于迎年渐渐摸索出了一些蛋壳雕刻的门道。
于迎年说,想要在蛋壳上“做文章”,选材很重要。蛋壳有小有大,鸡蛋、火鸡蛋、鸵鸟蛋等等,外表没有划痕,颜色深,比一般的蛋要厚一些的“头茬蛋”最适合。
选好蛋之后,接着要在蛋壳上凿一个小洞,把蛋液用针管抽出来,再注入水,洗净晾干。然后,再用刻刀来精雕细琢。“蛋雕的关键是运刀。”于迎年介绍说,一个作品从选材到成型,少则一天,多则几天,好作品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由于用眼过度,于迎年的视力明显下降,不得已只能将自己这个兴趣爱好暂停了一段时间。最近,再次重拾“旧业”,他在小小的蛋壳上雕刻已游刃有余。“别人喜欢,就是对我作品最大的认可。”于迎年说,他打算继续把蛋雕作为一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蛋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