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人物报道 > 正文

来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8

“人类应该成为星际物种,我宁愿死在火星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如今逐渐在宇宙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协助人类移民火星。在马斯克太空探索的日程表上,人类踏足火星的第一步应当发生在不远的十年后;而着眼当下,从地球迈向外星殖民地的每一步正由各大科技巨头自发建立的私人航天企业所实现。

火星不遥远

在北京时间28日凌晨举行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马斯克应邀发表了名为“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首次详细描绘了他的太空探索计划的技术细节。按照他的计划,人类最早在2025年就可以登上火星。

马斯克在演讲中介绍了移民火星的相关技术,包括用于人类火星殖民的“火星运输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新一代“猛禽”发动机而研发出的全新巨型火箭运载体系,由超大型火箭以及可重复利用的飞船组成。在本月25日,“猛禽”火箭发动机首次点火测试成功,标志着人类移民火星梦想的再近一步。

在具体的时间安排上,马斯克试图将外界的预期降低至十年时间。此前,SpaceX便曾表示最早将于2018年发射一艘无人飞船前往火星,并计划于2024年发射载人航天器,这样2025年便可实现人类的首次火星登陆。不过,这个时间表被外界认为过于激进,根据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计划,首次登陆火星的时间点被定于2030年。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随着星际飞行成本的降低,将来一张前往火星的船票价格不会超过地球上一幢房子的价格。马斯克称,将来前往火星的飞船载人量会比现在的飞船大得多,有一款可携带100-200名乘客的新型飞船将在四年内开发完成,到了下世纪人类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火星移民了。

“最终,我们将在火星上建立一个人口达到100万人的殖民地。”马斯克称。

梦想不差钱

在通往太空梦的途中,马斯克最熟悉的问题大概就是因探索太空的高风险而导致的资金紧张了。

2008年在SpaceX的前三次发射都失败的时刻,马斯克曾面临严重的破产危机。而近期最直观的市场表现莫过于本月初“猎鹰9”火箭爆炸事故发生后,由马斯克担任CEO的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股价暴跌5%,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也在当日萎缩7.79亿美元。

在很多人眼中,如今吸睛无数的太空探索事实上只是个“金钱无底洞”。在昨日的演讲中,马斯克直言SpaceX目前在火星计划上已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而整个计划总共还需上百亿美元的投入,因而他也借机邀请美国政府、富有的太空爱好者,以及相关业界机构加入这个计划。

互联网分析师独孤依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研发一个项目时通常是会有可期性规划的,这包括国家乃至其他企业的资金援助、太空旅行等个人受惠项目的收费,以及各种增值服务。“NASA便曾经向马斯克送上了一纸16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运输合同,帮助他渡过难关。”独孤依风称。

不过,自媒体大咖网创始人冯华魁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期望通过太空项目带来盈利的可能性其实微乎其微,企业目前真正能从太空项目中获得的只是对资金与资源的吸引。“风险巨大,成本非常高,失败的几率也很大。”尽管坦言太空投资颇具挑战性,但马斯克对于外界的资金支持还是抱有相当大的信心:“如果我们证明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梦,而是可以成为现实的事情,那么未来外部支持会像滚雪球般到来。”

“痴人”不说梦

即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听起来仍然有些疯狂,但这也并非不可能。大名鼎鼎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曾明确表示,人类移民火星并非“痴人说梦”。

在探索太空的计划上,霍金选择将橄榄枝伸向Facebook。本月早些时候,霍金、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以及俄罗斯企业家米尔纳正式展开耗费1亿美元的“突破聆听”计划,计划利用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探测来自“比邻星b”的讯号,寻找外星生物。

事实上在此之前,扎克伯格所涉足的太空探索几乎都是服务于Facebook本身拓展业务渠道需求的。譬如本月初爆炸的那颗“猎鹰9”上便携带着Facebook和欧洲通讯卫星公司合作的AMOS-6号卫星,这枚造价2亿美元的卫星原本是打算被发射到撒哈拉以南地区,来为当地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服务。爆炸事故发生后,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账号上敲上“非常失望”后,似乎便决心亲自“下海”在太空闯荡一番了。

科技巨头公司除了Facebook之外,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本月也借由自己的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推出了一项可重复使用大推力火箭研制计划,叫板马斯克的“猎鹰9”。向来喜欢隔空喊话的马斯克和贝索斯二人过去曾在谁先研发出回收火箭项目的问题上有过龃龉,但如今这种矛盾已然演化为对手间的良性竞争。

“这些科技公司在本身规模壮大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不仅有能力去完成一些在过去需要政府进行投入的研究,同时也具备招揽人才的优势。对于太空的研究已无关金钱,而是关于自身企业的发展与追求。”资深互联网专家洪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初晓彤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