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其主要职业生涯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 学院教学和研究。除了数学,纳什在博弈论方面的成就最广为人知。因对博弈论作出巨大贡 献,他成为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获得200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美丽心 灵》就是根据他的传奇经历改编而成。

纳什与82岁的妻子艾丽西亚2015年23日在美国新泽西州乘坐出租车时,因车辆失控遇难。 纳什在挪威领取了数学界的阿贝尔奖,返回美国后从机场前往家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 引警方的话说,出租车司机当时试图超车,车辆却失控,撞上防护栏。纳什夫妇被弹出车外, 两人当场遇难。

早期经历

纳什从小就显得内向而孤僻。他生长在一个充满亲情温暖的家庭中,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母 亲、外祖父母、姨妈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的陪伴下度过,但比起和其他孩子结伴玩耍,他总是偏爱 一个人埋头看书或躲在一边玩自己的玩具。

大学生活

纳什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显露出对拓扑、代数几何、博弈论和逻辑学的兴趣。1950年,22 岁的纳什以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s)为题的27页博士论文毕业。他在那篇仅仅27页 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从事教学

1950年秋天回到普林斯顿大学后,他开始在纯数学里的拓扑流形和 代数簇上做他原先在攻读博士期间曾经感兴趣的工作,同时教些本科生 的课程。

1952年他24岁,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在研究领域里,纳什在 代数簇理论,黎曼几何,抛物和椭圆型方程上取得了一些突破。1958年 他几乎因为在抛物和椭圆型方程里的工作获得Fields奖,但由于他的一 些结果没有来得及发表而未能如愿。

步入婚姻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日子里,遇到了EleanorStier,并在1953年他25 岁时与她有了一个私生子John DavidStier。

1955年,他与一个来自南美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读书的艾里西亚 约会。1957年,他们结婚了。之后漫长的岁月证明,这也许正是纳什一 生中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

精神失常

婚后,1958年的纳什好像是脱胎换骨,精神失常的症状显露出来了。秋天,纳什30岁, 刚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职位,艾里西亚怀孕。后来他们的儿子John Charles Martin Nash出生,他因为幻听幻觉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然后是接二连三的诊治,短暂的 恢复,和新的复发。

离婚

几年后,因为艾里西亚无法忍受在纳什的阴影下生活,他们离婚了,但是她并没有放 弃纳什。艾里西亚在纳什生病期间精心照料他30年。到1970年的时候,他已经辗转了几家 精神病医院,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复婚

在2001年,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艾里西亚与约翰纳什复婚了。事实上,在漫长的岁月里, 艾里西亚在心灵上从来没有离开过纳什。这个伟大的女性用一生与命运进行博弈,她终于 取得了胜利。而纳什,也在得与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逝世

2015年5月24日,约翰•纳什夫妇遇车祸,在美国新泽西州逝世。

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 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 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 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 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 这条主线展开的。

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 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1年,影片《美丽心灵》上映。这是一部基于纳什的同名传记而改编与拍 摄的电影。该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奖项。

影片中讲述了纳什在研究生时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但就在他蜚声国际 时,却因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扰。然而,这并没阻止他向学术上的最高层进军的步 伐。在深爱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顽强地于病魔斗争。康复后, 他还成为了提倡改善精神卫生保健的倡导者。

现实中,纳什曾经和他的妻子离过一次婚。两人相识于1951年,当时纳什在 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担任讲师。后来,也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现在的妻子 艾丽西亚,一个来自萨尔瓦多的物理系学生。

《美丽心灵》的主演,纳什的扮演者 罗素-克劳在得知纳什去世的消息后, 在推特上写道,“震惊!我的心飞向了纳什、艾丽西亚和他的家人。一个了不起的 伙伴。美丽的思想,美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