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时尚生活 > 正文

2012年必游的几大景点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对自然的破坏,让我们不得不对一些伟大的地貌说永别。但别忘了用最绿色的方式说再见——— 通读本文未尝不是一种合适的方式。

大堡礁
这里只剩下100年的生命


    由于过度捕鱼、沿海开发,污水、农药入海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这个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区的珊瑚礁,将在2050年大量消失。珊瑚生长区的海水温度每提高一度,都会引起珊瑚褪色加速其死亡。如果等待珊瑚礁开始重新自然生成,恢复成现在的规模至少也要200~500年左右。
    除了珊瑚,这里还是成千上万种鱼的栖息地和鲸、海鸟、海龟的滋生地,是海豚最喜欢的嬉戏场所。大堡礁海域生活着大约1500种热带海洋鱼类。同时生活着4000多种棘皮动物和软体动物等其他海洋生物。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也栖息于此,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北极
10年后的夏季,这里可能是一片汪洋


    北极地区的冰山冰冠不断消融。在2004年到2005年期间,北极附近的永久冰层面积骤然减少了14%,约73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两个德国的国土面积。与过去的26年相比,2005年和2006年,海冰区域已经缩小了6%。有人猜测,到2013年,北冰洋上的冰雪将会全部消失。科学研究表明,到2040年或更早,北极在夏末将会无冰。整个北冰洋,包括北极地区将是一片汪洋。
    相比南极,北极更适合出游。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北欧海域受洋流影响,全年水面温度保持在2℃~12℃。如今生活在北极圈内的人口有900万左右,分布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8个国家。一般而言,北极游会将这些国家作为起点站。
    最近,北冰洋一带首次出现了一个比英伦三岛面积还要大的巨大缺口,一艘轮船不需要破冰船就能直达北极。10~20年内,人们在夏季进行环球航行时可直接穿越北冰洋。
    北极有着丰富的生物:海豹、海象和鱼类,北极熊,灰熊,海狸、水貂、鼬鼠和貂熊等野生动物,以及阿拉斯加到西格陵兰的驯鹿,北格陵兰地区流浪的长毛麝牛。冰川周围的北部森林地带,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俄罗斯和阿拉斯加都生长着同类型的苔原植物。它们与温带植物相比体形较小,地面蔓生着柳树、桦木和富含维生素的各类浆果。如果北极冰消失,北极熊也许作为一个物种随即消失,它们不仅生存领地被掠夺,食物短缺,还会溺死在茫茫的汪洋大海里,在生存竞争中也会败给对手灰熊。

威尼斯
它正面临洪水威胁


    威尼斯正面临着洪水的侵袭、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威胁,近年来曾发生圣马可广场被洪水所淹的现象。威尼斯与亚得里亚海仅有一道沙堤相隔,海水回灌现象正威胁着它的存亡,更何况还有全球都面临的海平面上涨。
    威尼斯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文化艺术之城:全城有教堂、钟楼、修道院、宫殿、博物馆等艺术及历史名胜450多处。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是继佛罗伦萨和罗马之后的第三个中心。威尼斯共有120座各式教堂,40多座宫殿。最著名的是圣马可广场。达尼埃里旅馆则是威尼斯历史悠久的宫殿型旅馆。1932年,威尼斯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乞力马扎罗山
山顶将不再有积雪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则喜欢称它为“非洲之王”。它距离赤道仅仅300多公里,顶部却终年满布冰雪。但是,全球变暖导致这座非洲最高峰山顶的终年积雪不断消融,专家预言,“雪帽”将在15年内被摘掉。
    为什么要蜂拥到乞力马扎罗山呢?也许只有想去的人才知道。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去乞力马扎罗山观赏风景的黄金时期。在欣赏这座“赤道雪峰”独特地理外貌的同时,还可以看到非洲象、斑马、驼鸟、长颈鹿、犀牛以及稀有的疣猴和蓝猴、阿拉伯羚、大角斑羚。

马尔代夫群岛
下世纪它会被海水淹没


    马尔代夫群岛由1000多个小岛组成,从印度南端一直延伸到赤道。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个世纪它们可能被海水淹没。海平面正以每年8、9厘米的速度上涨,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于2001年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升高至85厘米。原因依然是全球海洋变暖。按照该预测,诸如马尔代夫群岛这样的海拔高度多在1米以下的岛屿最终将没入海中。这个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的印度洋国家将在100年内变得无法居住。
    马尔代夫由北向南经过赤道纵列,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礁岛群岛地带。由19个珊瑚环礁组合成1,190个小岛,其中只有200个岛有住民。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