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大连实德否认进入破产程序 破产或非空穴来风(2)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启动破产的前期准备程序’,主要是准备相关文件和材料,是进入司法层面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尚不涉及司法层面。‘启动破产程序’就意味着,企业的破产进入到了司法层面,且甚至可以确定,企业必破产无疑。”张马林分析,“两者共同之处是,都需要实德或实德的债权人出面递交申请破产的材料、债务清册和相关的法律文书等。”

事实上,《企业破产法》第七条也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破产清算的申请。同时,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也就是说,‘启动破产的前期准备程序’也好,‘启动破产程序’也罢,都需实德或该企业的债权人出面。”张马林再次强调。

分析人士认为,从4月15日和4月21日的两则声明看,实德亲自启动“破产程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4月15日的声明称,“3月14日以来的情况得到总部所在地大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实德集团经营班子及全体员工遵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定员工队伍、保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指示,积极开展工作,获得了包括银行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及广大客户的理解和支持。”

4月21日,实德又在声明中称,其“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当前的各种问题,坚决保持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

媒体披露的3月31日实德的一份内部文件也表示,“自从3月14日与徐明失去联系后,集团已向大连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书面报告。到目前为止,无任何部门、单位到实德集团及所属各单位进行审查的情况。”该文件还称,“目前已成立由实德集团副董事长徐斌(徐明的哥哥)等人组成的董事会领导小组,代行董事长职权。”

破产或非空穴来风

既然如分析人士所言“实德亲自启动破产程序的可能性较小”,那么实德债权人会启动破产程序吗?

“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张马林认为,“但从经验上看,债权人,很可能是银行,不会轻易启动破产程序。一旦启动,所有债权人都会主动去找实德,这就会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且最终所有人都会分羹实德的资产。所以,债权人,尤其是最大的债权人肯定会仔细权衡个中利益。”

另外,记者登录大连和辽宁的中级人民法院等网站发现,几乎没有与“实德走破产程序”有关的信息。

法律界人士还对记者强调,上述分析都是建立在实德“资金链高度紧张”或“资不抵债”的前提之下,是否真需要启动前期的准备工作或破产程序尚需相关司法部门进行准确的判断。

那么,回到媒体判断“启动破产程序”的起点——实德的资金状况到底如何?是不是真的“资不抵债”?

让人稍感意外,截至目前,实德尚未对外披露2011年的收入、盈利等各方面状况。在官网资料中,惟一与销售有关的是4月16日的一则新闻稿。该新闻稿称,“一季度大连建材公司产销两旺,实现销量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而且,同样没有建材公司的盈利数据等。

从媒体公开报道的资料看,“工商资料显示,2009年和2010年,实德集团母公司分别亏损9.447亿元和4.89亿元,两年营收均为4万元。”这与大家想象中拥有化建产业、家电产业、体育产业和金融保险四大主业的实德集团该有的成绩有较大差距。

与上述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德集团曾以81.7622亿元的收入入围过中国企业500强之列,而2011年,胡润机构发布的首个《东北财富报告》中,徐明以130亿元资产位列第五,更早在2005年,徐明曾排名“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八。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又有消息称,“实德系资金缺口远超预期,包括约40家关联公司共有约百亿元的贷款余额。”

“虽然对于相关消息,实德始终持否定态度,但还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众多‘走破产程序’的消息或非空穴来风。”张马林认为,“对于现在的实德来说,其惟有紧抓实业,安定生产,以等待未来可能的安稳期。”

责任编辑:何晓攸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