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选择性地工作和生活。杨洋说,日本人认为退休是人生第二阶段的开始,可以去做以前想做却没做的事,这点值得我们学习。退休后时间更自由了,可以更合理和自由地安排好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她认识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每天上午去公司免费上班半小时,一周有一半时间在工作,另一半时间学习中文、烹饪等新技能,每年还会安排旅行的时间。
兴趣是最佳伙伴。在北京朝阳医院内分科原主任李经看来,兴趣是老年生活的最佳伙伴。年轻的时候,很多人一味忙于工作,忘记了生活本身。其实人生是一脉相承的,在步入老年之前,就要开始多琢磨点“好玩”的事儿。他自己如今除了仍在两家医院出门诊外,还自己种菜、参加老年音乐团,最爱琢磨哪里有美食和怎样做菜。
多接触社会心更亮堂。今年69岁的闫茅顺老先生,1994年就得了胃癌,虽说退休金只有2000元左右,但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他是北京市癌症康复会的副会长,经常志愿参加义务活动,免费在社区教太极拳,爱好编顺口溜、摄像等等。他笑着告诉记者:“高兴一天是活,愁眉苦脸一天也是活,那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活呢?老年朋友最怕与社会脱节,多与社会接触,心也就更亮堂了。”
多去邻居家串门。子女工作忙,难有时间陪伴。在同一个小区中,剩下的往往是同年龄段的人,大家平时不妨多到邻居家走动走动,聊聊家常。此外,很多父母跟随子女来到陌生城市生活,子女也应该帮助父母尽快融入当地环境,让他们的生活有人陪伴,不至于太无所事事。
尊重老人的自理能力和自立意识。杨洋还表示,做子女要孝顺,但也没必要一切都帮父母安排好,只要父母有能力,他们能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这样不仅能避免功能退化,更能减轻老人的心理负担,帮助老人维持自尊心和自信。比如吃饭,只要他们还能自己吃,哪怕速度很慢,子女也应该多花点时间陪着,帮他们更换便利的餐具帮助其愉快用餐,而不是以喂饭代替。(记者 江大红)
责任编辑:何晓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