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行业聚焦 > 正文

汇丰银行理财频坑客户 有人亏千万有人亏500万(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3个月后,任小姐在存款到期后几天去查账。自己账上的钱按照当时汇率算,不但没赚还亏了5万元!更令她吃惊的是,这笔钱在到期后,又自动转存为三个月定期。任小姐称,自己并未和银行约定自动转存。但在银行给出的协议上,却赫然勾选了“利息加入本金于到期日按照当时利率续存”一项,而下面就签着她的大名。

“当时银行让我签的是空白文件,只让我在那里签名,我就签了,谁曾想还有这些选项呢。他们应是事后勾选,我并不知情。”任小姐称。

一周缩水10万名为“存款”实则“投资”

据广州日报2009年4月报道,甘女士对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一项业务提出质疑,她在2008年7月22日投入42万余元港币做“双利存款”,一周之后港币变成澳元,财产“缩水”了近10万港元。

据悉,汇丰银行广州中心广场支行的理财顾问梁小姐向她推荐了“双利定期存款”业务。存一笔钱进去,再选择一种外币作为挂钩货币,到期之后就拿出来。理财顾问当时给她算过账,利息比普通的银行存款要高。此外,还表示这个业务肯定可以保本的,即使赚不到钱也不会赔。”

然而,2008年7月22日情况发生了变化,甘女士连本带息存入42万余元港币,选择了为期一周的业务,与澳元挂钩。存款后的第二天澳元的汇率就开始狂跌,甘女士一惊之下想提前赎出,但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本产品不设提前赎回”。到期之后,甘女士的港元已经自动兑换成澳元,无形之中损失了近10万港元!她这才醒悟过来:名为“存款”,其实是带风险的投资。

外资行理财缘何成了“吸金暗箱”?

外资银行理财产品,这一在4年前还被国内市场大力追捧,有着中资银行类似产品无法企及的复杂结构设计,连接着“高端理财”、“优质服务”、“享受环球资本市场收益”等种种美好概念的零售银行拳头业务,如今不仅因部分产品的负收益而跌落神坛,甚至还背上“割肉机”、“吸金暗箱”等种种骂名。

仔细比对不难发现,花旗、渣打、东亚等多家近期被卷入“理财门”的外资银行,其亏损较严重产品有两个共性:发行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夜、挂钩着因危机暴跌的环球标的。本报据通过多方渠道获取的数份遇亏产品说明分析,新能源失势、全球股灾、中概股危机、人民币升值四大因素叠加,导致了亏损发生。

在亏损的产品面前,银行和投资者其实谁都没做成“事前诸葛亮”,而2007年前曾给理财产品带来不错收益的复杂产品结构,一旦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往往会助推败局。

外资行已在进行产品转型

据媒体报道称,杭州某外资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称该行目前正在发售一款管理期限在3个月左右的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年化收益率5.4%。该理财经理坦言,由于外资银行产品巨亏的负面不断,他们也在研发一些低风险,适合国内投资者口味的理财产品,以挽回外资银行产品收益不佳在投资者心目中留下的不佳印象。

业内人士表示,外资行理财产品正逐渐转型,设计复杂的结构型产品发行量减少,目前多以挂钩LIBOR的结构型产品为主。相对于挂钩海外基金、股票指数、大宗商品等标的来说,挂钩LIBOR,波动较小。

责任编辑:沙平威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