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大千世界 > 正文

河北是哪些姓氏的发源地

来源: 河北青年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姓氏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中国姓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悠久,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底,是一种无法抹掉的文化“遗传”因子。那么与河北有关的姓氏有哪些故事呢?我们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原室主任,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进行解读。

■袁义达

公园内,中华百家姓灯组吸引市民

 

张姓分布频率

姓氏随父系社会而生

我们知道,姓氏是父系社会以来所产生的,一般来讲,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大约有3300~3600年的历史。

而中国有关姓氏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商朝末年以后。那什么时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姓氏这种父传子的模式呢?是在西周以后。距今两千年以前,到了秦汉之后,姓和氏就合在一起了,老百姓就都有了姓。

那么,中国最早的姓是什么呢?是“风”姓,传说中的伏羲时都姓风,这代表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崇拜。那到底谁是第一个姓风的呢?这个没有考证。只是有记载,伏羲时期以后很多代都姓这个姓。

了解中国的姓氏就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实际上,中国的姓氏和代表中国文明的文字是同步进化的,代表一种血缘文化。

这些姓与河北有直接关系

张姓发源是清河还是濮阳?

说到与河北有密切关系的姓氏,主要有赵姓、马姓、张姓和易姓。

我们经常听到河北的清河县与张姓的起源有一些典故。传说中,张姓源自于黄帝的孙子,少昊氏的儿子——挥,挥发明了弓箭,其子孙便以开弓的方式为姓,弓长则为张。但是正式的文字记载中并没有具体记载。

河北清河和河南濮阳一带在历史上都属于赵国地区。目前关于张姓的起源目前也有一些争议,有的说是清河县,有的说是濮阳。实际上,张姓到底起源于何处尚不知,因为很多典故都是传说。说到清河这个地方,它在唐朝是北方非常大的一个地方,类似于现在石家庄的地位。后来,随着清河的改道,人口的变迁等因素,才逐渐变小了。我们可以说张姓与河北有直接关系,现在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为当代第三大姓,人口达到近9000万。

易姓与易水流域

另外还有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姓——易姓,因为河北有易河、易县,与易姓有直接关系。

夏商时期,在易水流域,有一个部落叫有易氏,易姓与此有关。商朝的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淫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有易北逃回古易水区域,后改名鲜虞。春秋时被称为白狄,易水仍为其本部。白狄在易水附近所建的肥国、鼓国、仇犹等国都被春秋时期的晋国所灭,最后只有本部鲜虞得以延续。

据传中国饮食业鼻祖易牙属于来自雍地的白狄部落,作为间谍到卫国为臣,白狄部落里应外合灭了卫国;易牙到了当时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宠臣,并影响了齐桓公对狄政策;齐桓公死后,易牙扶持齐桓公长子无诡为齐君以建立亲狄政权,但宋襄公率军“伐丧”,狄族闻讯赶来救齐;无诡死后,狄族再次扶持齐四公子惠,失败。公元前774年以前白狄鲜虞国已经有相当规模。在公元前506年前改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北),立中山城为都。战国初,晋国曾灭中山,灭而不亡,中山武公公元前414年又复兴,迁于顾(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内)。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0年前后中山桓公复国,迁都于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公元前342年中山国君到魏国为相。结合易氏家谱分析,该中山君为湖南、湖北谱易氏先祖恺公。

此后,其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成为仅次于七雄的第八强国。前299年,赵军攻中山国,中山王逃往齐国。中山王尚用错人,导致前296年赵王遣军一举攻灭中山国。据《战国策》隐约记载,中山王尚先是逃到齐国为臣,然后被秦国扶持。因此,末代中山王尚与赣谱关于太原易氏始祖尚公记载相符,逃往齐国后再被秦国迁放太原。

赵姓、马姓源于河北

说到姓氏的起源地,赵姓和马姓的起源地确确实实在河北。

目前,赵姓在全国排名第九位,主要散布于黄河沿岸的省份和东北地区。赵姓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2%,总人口大约在2670万。大家知道河北在历史上主要属于赵国和燕国,赵姓起源地在河北邯郸。

赵姓和真实的马之间有一个典故。大家知道造父是西周擅长驾车的人,传说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驯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族。

除了赵姓,邯郸还有一个马姓,现在排在全国第13位大姓,主要散布于黄河沿岸的省份和皖苏地区。当今马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29%,总人口大约在1720万。

在邯郸西北部有一个地方叫马服,这里的后代姓马。说到这里要提到一个典故——赵奢,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为赵国宗室大臣。曾于“阏与”大破秦军,被封为马服君。之后他的儿子赵括(因父封马服君,遂取号马服、马服子)善纸上谈兵,无实战经历和指挥才能。周赧王五十五年,赵孝成王中秦反问计,将大将廉颇撤职,命他代之。他率大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冒险出击,被秦将白起击杀,赵军四十万余人被俘坑死。这次战役不但使赵国百姓失去了很多亲人,也使赵国的有生力量损失殆尽,为以后亡国埋下了伏笔。赵括的子孙后人对这位“纸上谈兵”的祖先深以为耻,甚至不愿再姓赵,遂以赵奢的封号马服君为姓,改姓马。所以史书上有“赵马一脉”之说,而赵奢也便成了马姓的始祖。

但我们所说的这个马姓和回族的马姓并不是一回事。

此外,还有容姓也与河北有关,因为河北有容城县。据不完全统计,与河北有关系的至少有几十个。

人口迁移,姓氏分布发生变化

前面提到易姓与河北的易县有直接关系,目前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114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当今易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0.13%,总人口大约在175万。目前群体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四省,目前湖南为当代易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易姓总人口的29.1%。河北的易姓人口却不多,这是为什么?

姓氏的发源地与之后分布密集的地区有时会有所不同。比如,目前的全国第五大姓陈姓起源于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但是现在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的福建、台湾、浙江等地,有“陈林半天下”的说法。这就与中国历史上几次中原向东南大移民有关系,比如,唐朝两次福建的移民,以及南北朝时期陈霸天在东南建立南朝陈也有关系。

此外,民族平等也能从姓氏上看出来,占中国人口97%的400种姓氏,每一种姓氏基本上不是由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比如马姓,少数民族有,汉族也有,但汉族也不一定都是马服君的后代,也有改姓过来的。比如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华北地区的鲜卑人一夜之间变成了汉族姓。因为孝文帝认为要统治中原,必须是出自华夏人的后裔,于是下诏,把鲜卑人两个字、三个字的姓统统改为汉姓,这些鲜卑人的后代很可能都忘了自己是鲜卑种,而《魏书》中这些都有记载。少数民族姓氏变成汉族姓氏也是文化认同的表现,也能体现民族融合。

姓氏文化代表了中国没断过的历史文化,就算一个河北人在海外生活了三代也好,四代也好,即便他们不会说汉语。但是他祖宗的汉字姓氏肯定会认识,这种代表血缘的姓氏文化更能体现出一种民族的凝聚力。■文/本报记者刘佳瑞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