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七夕”,电影关系最好的“二张”都不在一起了。张伟平和张艺谋分道扬镳,是近期的热点话题。尽管各方炒作“二张”分手为钱、为权、为女人,但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中国最著名的电影导演和中国电影界知名的制片人的分手,其实标志着中国电影告别不专业的“草莽时代”,进入专业化、工业化的时代。
签约制VS哥们儿搭伙 电影工业需要专业化配套机制
“二张”的搭配,尽管经受非议,但对中国电影贡献多多,“二张”联手制造的《英雄》开启了中国大片时代。“二张”合作的最大缺陷,是两人的合作类似于“哥们儿搭伙”,张伟平承认,从《有话好好说》开始到现在16年间,两人没有签订过合同,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以“哥们儿搭伙”形式存在的“二张”模式,在电影工业里显得非常不专业,这种模式在产业发展顺利时一好百好,一旦发展遭遇困境,连好合好散都无法做到。电影工业是市场的产物,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建立专业化的配套机制。目前电影导演和专业影企之间的关系,都是靠合同维系的,冯小刚之于华谊,吴宇森、宁浩之于小马奔腾都是如此。即使是《阿凡达》导演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佩斯共同成立了公司,两者之间也是合同关系。
制片人中心制VS导演中心制 电影业内缺乏平等沟通机制
“张艺谋是种萝卜的,我是洗萝卜的。”张伟平曾经这样风趣地描述自己和张艺谋的关系。彼时,种萝卜的和洗萝卜的还处于蜜月期,显示“二张”当时责权比较明晰。但随后,据传有三件事让“二张”开始产生分歧,一次是张伟平坚持让歌星周杰伦加盟《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二次是在拍《三枪拍案惊奇》的时候,张伟平执意邀请小沈阳。第三次则是《金陵十三钗》中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倪妮的那段床戏。这些都是张伟平强加给张艺谋的,导致“二张”渐生矛盾。
业内人士分析,“二张争权及分手”事件,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制片人中心制与导演中心制的分歧,“这两者很难一较高下,也非常无意义。”《金陵十三钗》放映时,因为张伟平在发行上的一些举措,发生了“八大院线抵制新画面”的事件,“从这些事情上看出,电影业内制片、发行、放映的三方面应该建立常态的平等沟通机制,有矛盾协商处理,制片人和导演也是如此,良性的电影工业环境里,制片人和导演有矛盾协调机制。”
一个制片人VS一个导演 押宝稀缺资源不够专业
“二张”,人们习惯这样称呼张艺谋和张伟平,因为在过去的16年里,提到张艺谋的电影必提到张伟平,这16年,张艺谋拍了11部电影,全部是张伟平投资的,反之亦然。但一个电影公司只依靠一个导演这样的稀缺资源是非常危险的,即这个稀缺资源(张艺谋)的闪失,对电影制作公司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这种哥们儿式的搭配,是中国电影小作坊式的体现。
从小作坊走向工业化,是中国电影必须要走的路。在“二张”之外,许多出色的影企已经在完善自己的资源体系。华谊兄弟的经济增长点曾高度依赖冯小刚,华谊甚至因为冯小刚的一句话而影响股价。从2010年开始,华谊暗中调整自己的策略,如提携乌尔善等新人导演,并与钮承泽、冯德伦的电影公司合作,发展“H计划”。博纳影业动手更早,与较多的香港导演形成契约关系。另一电影界新秀小马奔腾也较注重工业化,公司签约的著名导演包括吴宇森、宁浩、张一白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其中的一个导演两年没有作品,公司仍有其他优秀导演的作品保证正常运转。
熟悉上述影企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电影人应该是从属于业界,而非从属于一个公司;电影公司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导演,而是应该立足于业界发展。前几年,导演是稀缺资源,公司才把宝都押在导演身上,如今情况已然不同,押宝稀缺资源反而是不合理的,这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构建。”
责任编辑:张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