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12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任务,是北京年初确定的治理PM2.5的重要举措。目前改造任务进展顺利,预计到年底可超额完成目标。今年冬季,超过10万户居民将由过去的燃煤锅炉供暖改为天然气或热力等清洁能源供暖,全市供暖建筑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以上。
目前,部分进度较快的项目如北京大学、中国航空集团第625所、太平桥供热厂等一批中央、部队、市属单位已基本完成新锅炉的安装工作;大部分项目如松榆里供热厂、北重供热厂等单位也已进入设备安装施工阶段,抓紧施工进度保证采暖季前完成。
首都最大供热单位北京市热力集团下属的花家地供热厂,建于1994年,现有6台29MW燃煤热水锅炉,负责为周边26座热力站提供热源,总供热面积约230万平方米。该厂的改造工程正在实施,改造方案为新建3台116MW作为热网尖峰热源和10台14MW燃气热水炉锅炉为现况供热负荷提供热源。年底这个区域所有采用集体供暖的单位将全部改为燃气供暖。花家地锅炉厂改造后,每年可削减燃煤4万吨,分别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排放25.15吨、36.54吨。
北京的燃煤锅炉多建于一、二十年前,不仅污染物排放难以稳定达标,供暖温度也不稳定,加上锅炉房多处于居民区内,夜间运煤、清运煤渣和鼓风机的噪音扰民很难治理;锅炉房配套的堆煤场、煤渣场刮风时灰尘满天飞,没风时地上一层土,附近住户即使不开窗户房间里也总有一层煤末尘土。改造后,设备性能和技术水平提升,烧天然气只有很低的排放,热力供暖没有污染,局部空气质量改善。电脑控制的天然气锅炉和热力站,可根据气温调整燃烧和供热状态,居民家室温提高了,节能了,噪声和粉尘问题也解决了。
据测算,今年的改造任务完成后,从这个采暖季开始,北京每年至少可减少燃煤3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400吨、烟尘排放700吨。到2015年,城六区将基本建成“无燃煤区”。
燃煤污染是污染北京大气环境的主要源头之一,自1998年年底开始实施第一阶段防治大气污染措施以来,该市把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燃煤作为控制燃煤污染的根本性措施坚持多年。其中,“十一五”期间对2500多台燃煤锅炉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共削减燃煤280万吨,分别减少二氧化硫、烟尘排放2.2万吨、0.75万吨。在2011年完成1218蒸吨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又加大力度。
北京坚持多年积极治理燃煤污染,大幅削减了二氧化硫以及烟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从2004年至今,全市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一直符合国家标准,而冬季的空气质量更是明显改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