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邦瑞中国的开幕礼现场,每一个与会的房地产企业和投资者心里都有着“邦瑞来中国到底想做什么”的疑问,最后只是得到了“寻求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共享”的低调回应。
日前,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专访时,英国邦瑞中华区首席代表白兮首次明确提出,“邦瑞进入中国后第一年将重点关注销售邦瑞伦敦本地住宅资源。”也就是,邦瑞进入中国的第一步设想就是销售其2012年在伦敦已经建成和将要建成的41个楼盘。
邦瑞目前已经建立了约35人的本地化团队,除了3人左右负责邦瑞英文资料的翻译工作外,包括首席代表白兮在内的大部分员工今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向中国的投资者宣传邦瑞的伦敦楼盘,向前来洽谈的中国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促使双方达成楼盘交易。
短期卖房为主,紧盯新投资机会
中国的外资房地产企业中,新加坡的凯德置业是目前最为成功的。自2001年进入中国内地以来,即使在中国楼市寒冬期间,也是稳扎稳打,加紧全国范围的布局。凯德置业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佛山、宁波等一二线城市多点布局,更是在北京CBD开发了两个高端住宅。凯德所走的正是本土化房产开发的途径。
但外资在中国做房地产开发并非易事。今年以来,素有美国“头号房企”之称的铁狮门一度传出消息称,正在低调转卖骑在上海的总计约48亿元的两块土地,准备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
外资从中国房地产行业“断尾退出”成为201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最大特征之一。而邦瑞恰在2012年决定登陆中国市场,其所选择的路径也不同于之前的外资房地产企业。
“我们是选择以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短期内我们致力于兜售我们伦敦的楼盘,让中国的投资者更好的了解邦瑞,提供投资者新的高价值房产投资机会。”白兮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并没有在中国建房的打算,相比而下,邦瑞更希望能与中国优秀的房地产企业走出去,在伦敦合资建房。
但对于邦瑞来说,眼下的第一步仍然是兜售伦敦的楼盘。据邦瑞提供的数据称,今年初至今,邦瑞在伦敦已经建了27个楼盘,下半年还会建14个楼盘,2012年全年共建成41个楼盘。“从现在起,未来半年内每一个月我们推出一套新的楼盘”。
据了解,目前成立不久的邦瑞北京代表处正在极力推销一款名为“伦敦树(Altitude)”的楼盘项目。与此同时,邦瑞正在考虑同中国的中外资私人银行进行合作,向私人银行的客户提供伦敦房产这一新的投资产品。
探索海外模式,对接中国房产国际化
“金九银十”预期今年终究没有出现,但中国国内大型房企国际化和投资者投资海外房地产的举动却多了起来。
“现在已经出现了中国投资者前往海外包括伦敦购买房产的趋势,同时处于转型时期的国内大型房企正在试图走出国门,寻求投资和开发机会。”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的会长陈宝存在开幕仪式上表示。
2012年4月28日,招商地产控股的子公司成惠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从华能有限公司和GreatestMarkLimited处共购买了东力控股约7.498亿股股份,占东力控股全部已发行股本70.18%。一个月之后,万科集团也宣布,其子公司万科置业(香港)有限公司以10.79亿港元向永泰地产收购港股房企南联地产73.91%股权。
2011年位于伦敦东南部的一个名为栈桥风景(Maple Quays)的楼盘受到了中国购买者的热捧,据邦瑞提供的数据称,2011年栈桥风景75%的购买者是华人,这让邦瑞的伦敦总部区域总裁安柏德甚为惊叹,“完全没有想到,这也印证了我们决定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定是正确的。”
虽然当下邦瑞在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兜售房子,但邦瑞的想法并不仅限于此。“通过传播品牌的方式,使得我们的投资者(业主)客户对我们建立信心和信任。为我们下一步发展积累资源,打好基础。”白兮分析称,在条件成熟后邦瑞的第二步就是要与中国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合作“走出去”,在伦敦共同开发房产。
截至目前,邦瑞在英国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已多次采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而这些机构包括了伦敦开发局以及泰勒伍德罗公司(Taylor Wimpey)等多家英国房地产企业。
其实,对于邦瑞来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不但是对中国市场的首次布局,更是其对海外业务拓展模式的首次主动尝试。对于中国市场,邦瑞接下来所面临的问题会很多,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邦瑞能否取得中国投资者和房地产企业的信任。
邦瑞在中国的路才刚刚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