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行业聚焦 > 正文

2012能源业:巨头整合 机制待变(2)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定价改革

成品油新机制未见踪影

2012年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降低成品油价格通知,将汽、柴价格分别下调310元/吨和300元/吨,测算成全国标准品90号汽油和0号柴油价格,即平均分别降低0.23元/升和0.26元/升。这是2012年度国内成品油价的第8次调整,也是油价年内第4次下跌调整。不过,在消费者适应成品油调整频率的同时,业界期待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却始终没有出现在2012年的时间表中。

2009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台《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22个工作日”和“4%的国际油价变化幅度”这两个成品油调价的必备条件。横向比较电价、水价等资源品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出台在当时还是显现了进步。但不可否认,随着定价机制在市场中深入实施,“涨快跌慢”、“透明度不够”、“石化企业老是喊亏逼涨油价”的质疑声不断出现,调整现行定价机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曾对媒体透露了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向:“国家将在现行体制机制框架内,围绕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改进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及调整挂靠油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

据媒体去年年底传出的最新版本,相关部门的思路是,10个工作日内,无论国际油价涨跌幅如何,届时都对其进行硬性调整,调整幅度则根据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测算。

“新机制的特点就是更快、更及时、幅度更大。”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总结称。

但2012年,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却始终未出现在市场中。而记者发现,从2012年1月3日至全年年终,市场就不断在讨论定价机制的变化,并预测2012年年内出台的可能性。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新机制之所以没有推出与去年国内经济形势有关。他说,“如果今年国内经济发展相对平稳,进一步体现市场化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推出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业内看来,新定价机制能否在2013年及时出现的重要因素就是国际油价的走势。“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动力比较缺乏实质市场需求的支撑,另外受欧债危机影响,美元将保持长线强势地位,以美元定价的原油价格将很难出现暴涨,未来很可能出现‘适当的时机’。”大宗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

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应该尽早推出,“一方面,国际油价目前运行相对平稳,改革时机比较合适;另一方面,新机制推出之后,可以在实际运行当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进一步推进国内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市场变局

EIA改用布伦特为基价

2012年12月5日,细心的分析师们发现,在美国能源部旗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2013年能源展望中,历史性地首度将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作为原油价格基准,放弃了使用多年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即美国原油期货价格。

“这一改变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炼油厂为进口轻质原油而支付的油价,考虑了纽约期价与布伦特原油等国际交易基准价格的分化。”EIA在报告中说。记者发现,自2009年原油期价回暖以来,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之间始终保持着较大的价差,并曾在2011年有过高达28美元的差距,将原先只有1至2美元的差距远远抛在后面。

隆众资讯分析称,“受美国本国页岩石油开发热潮的影响,其国内石油产出增长迅速,打破了之前的供需比例,导致其美国国内的油价与国际油价加速背离。”隆众资讯称,“但北海布伦特原油无论是地域范围,还是走势上,都更趋于国际化。所以,此次EIA的举措不足为奇。”

此前,多位专家和分析师也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就市场价格而言,纽约期价更多地是反映美国或北美地区的能源价格变动,且金融化程度过高,早已不能反映全球原油的真实水平;虽然布伦特期价也不乏金融财团的炒作,但相较而言更为国际化,早就被欧洲、北非乃至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所接受。数据显示,目前国际原油市场中近2/3的原油贸易都是用布伦特油价来定价的。

有媒体评论称,如还用纽约油价作为预期主体和贸易依据的话,不仅会缩小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可以沉淀石油美元的“石油美元池”的容积,使超发的美元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不能有效地沉淀,也必定会侵害到美国的中东盟友,特别是海湾产油五国的利益,进而失去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支配地位。

不过,《金融时报》认为,布伦特原油也有问题,其中就包括北海油田产量下降。《金融时报》称,尽管如此,交易商还是转向了这一基准,2012年初至今ICE欧洲期货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量上涨12%,期权交易上涨300%多。

但不管是用哪种基准价格,都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在金融化程度很高的原油市场中,美国炒家们是不会放弃继续炒作原油的机会,更不会改变中国继续被动接受布伦特油价变化的现实。因此,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建议,中国需及时建立起自己的原油价格体系,与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分庭抗礼。(本报记者 黄烨)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