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院校歧视”对农村学生尤不公平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特派记者 王丽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遭遇“院校歧视”这一问题,记者3月3日进行了随机采访。最引人深思的是,有专家指出,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的学生起点低,大多集中在知名度不高的大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能力比别人差,院校歧视对这些学生尤其不公平。

市场

要求“211”、“985”的越来越多

河北省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小秦介绍说,虽然河北只有一所“211”大学,但这两年的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尤其是知名的企事业单位招聘要求栏里出现“211”、“985”的也越来越多。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要求硕士研究生或‘211’、‘985’高校本科毕业生”。在近两年我省举办的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有一些用人单位招聘博士等高端人才时,也会注明“本科毕业院校为‘211’或‘985’高校”。

即将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的胡同学对此也颇有感触,去年下半年开始,她在心仪的用人单位实习了小半年,满心期待着能通过招聘考试正式加入,等到招聘公告发布后她立马傻眼了,“要求报名人员具有硕士学历,或者是‘211’高校等重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连报考机会都没有了。无奈之下,小胡准备再考研。“如果研究生毕业后,用人单位还要上查三代,我就真没办法了。”小胡无奈地说。

企业

条件是“敲门砖”,特别优秀可破格

某银行的招聘主管对此则表示十分理解,他说“每年招聘的时候,不算现场招聘,光网上投的简历就有上万份,实在没有精力一一阅读,为了方便筛选,公司开发了软件,通过毕业院校、身高等条件自动过滤一部分简历,虽然会漏掉一些有才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

他表示,高考虽然有一些弊端,却也是所有学生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其中的优胜者必然是学习能力好、综合素质高的。因此,本科所读的大学被称为是毕业生的“出身”,哪怕硕士生、博士生毕业最被关注的还是“本科出身”。虽然不排除普通高校也有高考发挥失常、素质很高的学生,但相对而言,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整体素质要更高些,因此这样的规定可以更方便地录用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这样的硬性规定还可以阻挡一些素质平平的人情招聘。

对于那些优秀的非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这位主管表示不用灰心,所有的条件都只是“敲门砖”,用人单位真正在意的还是能力。即使自己被卡在了报名范围之外,也要努力向面试人员争取机会,只要主考官看重你的能力,是不会在乎任何条件的。

说法

“院校歧视”对农村学生最不公平

2003年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的李女士学的是法律专业,她对本科院校出身说就很不感冒。她说,河北经贸大学不是重点大学,她的不少同班同学工作却非常出色,不少年龄更大、毕业于重点院校的人还是他们的下属呢。而她本人高考时是她所在的县城文科第一名,“受经济和教育水平限制,农村或贫困县的学生教育起点低,高考时比不过享受更多优质资源的学生,但并不能说明他们的素质低啊。抛开其他因素,单纯看毕业院校很不靠谱。”

人力资源专家、河北省人才市场副主任刘剑英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院校歧视”对农村学生最不公平了。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起点低,大多集中在知名度不高的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能力比别人差。当他们经过努力,终于考入大学,拥有了本科学历,毕业找工作时,原本可以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却因为这样的院校歧视再次错失就业机会,确实不公平。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