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制图
近日,两位篮球队员参加全运会的“转会费”引来一片争议,据称山东斥资230万聘来张兆旭打全运会男篮比赛,辽宁挖到巴特尔更是花了至少340万。虽然数字还没有最终确定,但竞技体育走向金钱游戏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般来说,参加全运会球员的归属问题,都是在上一届全运会结束之后,各地体育局就安排好了,绝大部分球员人事权归省市体育局掌控,球员自己并无选择,别家想挖也挖不走。而巴特尔、张兆旭这种极个别既有能力,又脱离了体制的个体户,自然成为争夺的重点对象。在CBA赛场,新疆俱乐部公开宣称巴特尔的年薪是人民币450万。张兆旭前段时间成为自由球员,引得北京和新疆相互竞标,最后姚老板成功地把张兆旭留在上海,出价也应该在年薪200万以上。这两位中锋拿的已经是联盟顶薪,然而相比之下,他们在全运赛场的待遇,更是高
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坊间有传闻,山东斥资230万元请到张兆旭,辽宁挖到巴特尔花费不少于340万元。
大巴上赛季在新疆打了40场球,不算赢球奖,账面工资算下来每场12.5万。上海上赛季没打进季后赛,按照张兆旭200万年薪估算,打一场能拿6万多。在全运赛场,山东队预赛打了5场晋级决赛八强圈,如果一路打到决赛,还要打5场,加起来仅仅出场10次。巴特尔代表东道主辽宁直接晋级决赛圈,满打满算也就5场球,单场薪酬达到68万元。
毫无疑问,冠军是需要一定经济基础作为保证的,但夺冠也需要成本核算。这次给张兆旭和巴特尔发工资的是山东和辽宁省体育局,一个男篮冠军算3块全运金牌,是夺金重头戏,但他们在使用财政拨款。“节俭办赛事”算是老生常谈了,辽宁全运会已经摆出了实实在在的节俭办全运方案,开幕式不搞大型文艺表演,不请明星,不放烟火,不大规模兴建场馆,利用学校场地办赛。但是为了取得好成绩,男篮项目上个别队伍花大把钞票引援,难道不是和“节俭办赛事”的原则背道而驰吗?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