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画,王师傅开心地笑起来
拿着画,在工地上找到理了发的舒师傅
工作中的王师傅
工作中的舒师傅
任伟拿着画找人,工人师傅热情帮忙
90后小伙用油笔为省城道路改造建筑工人画素描 他描绘的,其实是一群建设者如何改变和打动一座城市 让我们感动的,还有这个城市对他们的感谢
近日,一名微博名为“游伟伟爱画画”的网友上传了一张他手绘的建筑工人素描,用非常细腻的线条再现了省城道路改造建设中的建筑工人。记者联系到了这位网友,他叫任伟,是一位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数学院的90后,他的业余爱好就是用油笔(圆珠笔)画画。今年9月,他从济南回到太原,发现这座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天,他来到正在施工的南中环体育路口工地,发现了许多打动自己的东西,然后用油笔记录下来。
连日来,记者和任伟带着他的作品去工地上寻找人物原型,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讲述发现这些建筑工人如何改变和打动这座城市,同时,也寻找这座城市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动和感谢。
○寻找原型
真人画作大寻找每位工人都希望是原型
11月4日上午,记者和任伟来到省城南中环体育路口施工现场,带着油笔画现场寻找画中人。从9时到11时30分,穿越了7个工队,走访了几十名工人,原本只有机器轰鸣声的工地沸腾了,工友们或猜测、或出主意,不断发出爽朗的笑声,仿佛比画中的两位师傅还开心。终于,靠着逼真的画作,我们找到了两名人物原型。看到画作中的自己,两名师傅或羞涩或喜悦,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继续挥舞着手中的工具。
寻找中,工地沸腾了
走进南中环体育路口的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有的师傅在嵌石头,有的铺沙子,有的拉着小平车搬砖块,桥的主体已经就位,工队的师傅们在做细节化的处理。看到桥底下一位年长的师傅在忙碌,记者拿着任伟的画给师傅看,询问他是否见过画中的人。“哎呀,这是你画的吗?画的真好啊,恁像了!”“师傅,您认识画中的这位师傅吗?”“不认识,但估计就在这个工地上,好像在哪儿见过。”师傅略有所思。“啥事?寻啥呀?”忽然,师傅身边多了两位身着迷彩服的工友。“他们来找这个画里的人,我咋觉得很眼熟呢?”“你俩过来一下,看看有没有见过这个人!”两位工友一挥手,呼啦,又围上来三个穿着灰夹克的师傅。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记者和任伟就被工人们围住了,有的问“为啥找这个人,有啥事?”有的夸赞,“画的恁好啦”,还有的边竖起大拇指,边分析画中的师傅可能是哪个工队的,更有大方的,过来就翻任伟的画册,每一页都认真瞅几眼。其中一位师傅帮记者分析道:“看他这个工种,应该不是我们队上的,你们往西走吧,那边还有工队在铺这个砖。”
虽然几位师傅没有辨认出画中人,但他们都热情地鼓励记者往西再走走,画中的师傅可能就在那里。
找工头,从身份证查
一路往西,慢慢打听,一位师傅看着画册中的人,突然叫道,“这个是我们队上的,你们等一下。”说罢,撂下手里的锤子往西跑去,一溜烟儿的工夫就拽着另外一个师傅跑过来,“你看看,是不是他?”记者打量着这位有点莫名其妙的师傅,和画中人的确很相似,但并不是同一个人。听到记者的话,师傅有些泄气,“看着可像嘞,咋能不是一个人呢?!”被错认的师傅则不好意思地笑笑。
寻找再次碰壁,正当众人感到遗憾时,一位年轻的师傅突然说,“找这个还不容易啊,你们去找我们的工头,查一下身份证,肯定能找见!”众人被这个生硬但直接的办法逗笑了!笑声还没停,不知从哪个角落里凑过来一个师傅问:“你们拿的啥?通缉令?找犯人的?”说罢,还蘸了一下唾沫翻翻任伟的画册,这边知道记者来访意图的师傅们又哈哈大笑起来,开玩笑道,“你个二百五!”被骂的师傅非但没生气,反被任伟的油笔画吸引了,“画得真像啊,能给我也来一张吗?”“想得美!”没等任伟回答,另外一位师傅揪了一把这位师傅的工程帽开起了玩笑。
终于找到了!
王师傅:平生第一次有人给他画像
当记者和任伟有些泄气,一位姓焦的师傅说,“哎呀,这不是我们工队的老王吗?”“您确定是老王吗?您可得看仔细了呀!”“不会错的,他就在前面。”说完,顺势一指。顺着焦师傅的手势,我们看到了不远处蹲着身子铺石阶的王师傅,那姿势还真有些像。
记者和任伟快跑过去,翻开画册一对比,没错!就是他!王师傅也认出了任伟,腼腆地笑笑说:“咋又来了?”任伟将自己的作品递给王师傅:“那几位师傅都说像您,您看看像不像?”王师傅接过画册,仔细看了看,嘿嘿一笑:“像!”记者笑问王师傅,”如果总分是100分,您给打多少分?”王师傅说:“打90多分吧!”话音刚落,身旁两位工友说话了,“你这人,这画应该打100分。”
言谈间,记者得知,王师傅是河南商丘人,40多岁,来太原一个多月了,这边的活儿干完他就回家呆几天。这是平生第一次有人给他画像。说话的工夫,王师傅仍蹲在地下,手里的活儿一刻也不停,简单说了几句就催促道,“别耽误干活”,头就再也没抬起来。不过,当我们离开时,王师傅手起刀落,分明干得更起劲了。
舒师傅:拿新碗新筷子请你们吃饭
任伟的画里,一共描绘了七位师傅,寻找中,至少有五位师傅被工人“误认”为就是原型;也有三位师傅觉得画里的人有点像自己;还有二十多位师傅觉得任伟画得非常好非常像,但是却又说没见过画中的人。
就在记者和任伟在工地上绕行快一圈时,第二个画作原型舒师傅被发现了。“这是老舒,就在桥墩下!”顺着这位师傅的手势,记者看到了桥墩下的舒师傅。他显然认出了任伟,非但没有主动迎上前,反而害羞地笑了笑,往桥墩后面躲。任伟上前拦住他:“终于找着您了,原来您理了发呀!看起来真精神!”舒师傅的脸一下子红了,记者顺势将任伟的作品递给他,“您想到过他能画得这么像吗?”舒师傅摇摇头,扛着自己干活的工具就要走。看到记者和任伟围着舒师傅,简易脚手架上的师傅向下望了一眼对舒师傅说:“你有福气了,看把你画得多好,我看比你本人都好!”
记者顺势想和舒师傅多聊几句,舒师傅却害羞地躲开了,嘴里嘟囔:“我大儿子也在这个工地上。”再问他的小儿子,舒师傅只简单说是今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别的不愿多说。其间,有两位师傅自告奋勇劝舒师傅接受采访,然而他还是摇摇头说着不相干的话,“你们看这桥墩打磨得多好。”随后,三次邀请记者和任伟:“不要问了,没啥好说的。马上中午了,你们跟着我去食堂吃饭吧!”说完他还特意强调,“给你们拿新筷子新碗。”等记者和任伟再度上前追问,他竟像害羞的小孩子一样跑开了。
一上午的寻找中,七位画作原型只找到两位,其他的或因为工期结束,或因为工程调度都没有找到,但是,这些鲜活的形象令人难忘,尤其是在道路改造渐近尾声,人们越来越对他们充满感谢之时。
○创作揭秘
画有故事的作品每一条皱纹里都有汗水
任伟,1990年出生,2012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数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乍一看好像他的专业和画画没有丁点儿关系,但是,对美术的热爱已成为任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画美女、画动物,临摹名画,细腻的笔调彰显着他不俗的领悟力。今年9月,任伟辞掉济南的工作回到太原,第一次去关注工地上的建设者,没想到淳朴的工人、简单的快乐、动人的故事、城市的改变让这个90后对画画有了新的感悟。
第一次去工地那些爽朗的笑声打动了我
回到太原时,这座城市多条道路已经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这让在太原读了四年大学的任伟有点不适应,“公交改线,一下子很多路都发生了变化。”10月26日,任伟到高新区一家公司面试,遗憾的是没谈拢,一次满怀信心的面试失败了。沮丧的任伟在南中环长治路口寻找807路公交车,错开体育路上的熙熙攘攘,他溜达到体育路和长治路中间、南中环街正在修高架桥的工地现场,任伟索性在工地上穿行。“我平常就有画画的习惯,也喜欢画人,但是建筑画的少,工人就更没画过。”他开始注意到一簇一簇施工的工人,有的在忙碌头也不抬,有的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抽支烟,喝口水,笑声爽朗,这些与任伟想像中的工人不一样,“我还以为这种重苦力活儿会让工人师傅觉得疲惫,至少肯定不是开心地笑。”
任伟心头突然涌出一种冲动,“这些工人师傅是很好的人物形象,他们的衣服、笑容,工作时的状态很有感染力,是很丰富的人物创作原型。”回到住处,任伟翻着自己的画册陷入沉思,“都是有美感的、富于线条美的,但是缺乏有内涵的、能经得起推敲的东西。突然想到,以这些工人为题材创作不是很好的想法吗?”对,就画工地上的建设者!
第二次去工地老王淳朴,老舒对市长赞不绝口
10月28日,任伟再次来到这片工地,他决心画有故事的作品。“原则上我是不喜欢画陌生人的,因为缺乏感情交流。这次创作,我希望能有所表达。”为了建立亲近感,任伟先在工地上观察,然后有意接近他们进行聊天。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王师傅。“我站在一旁观察,发现有的师傅干累了就歇一下说说话,他就是不停地干,而且非常仔细,每弄一块砖就比一下工程线,看齐不齐,就好像是给自己的房子铺地砖。”任伟掏出手机,把相册里过去的作品给王师傅看,并讲明了自己的创作意图。王师傅乐呵呵地笑,没有拒绝。“我用手机给王师傅拍照时,身旁的工友特意把工程帽给王师傅递过来,戴上帽子的一刹那,他有种平静的自豪感,还有工友调侃,‘老王,你再笑一笑嘛!’他扭头看了工友一眼,笑了,笑的时候,手里的活儿还没有停。”任伟将这个自然的瞬间存到了手机里,也存到了脑海里。
舒师傅是任伟找到的第四个人物原型。“他很害羞,我说,师傅,咱们聊聊天吧,他一下子脸红了。”发现舒师傅的时候,他扛着十几米长的木材往工地上卸,听到任伟介绍自己是太原理工大的毕业生时,舒师傅说他的小儿子也是90后,在郑州上大学,今年刚毕业。或许是看到任伟想起了自己的儿子,言谈一下子变得温情起来,“你们这些用脑子的比干体力活儿的都累,你们上学不容易呀!”“我来了三四个月了,以前在河南也修过路修过桥。南中环这个桥是我来太原修的第一座桥。”舒师傅说,感觉太原挺好的,尤其是领导好,“你们的耿市长来了好几次,对城市建设很重视呀,我以前可没有见过这样的领导。别看太原现在挺土的,将来,一定会发展很快的。”任伟拿起手机拍照,舒师傅见状又接过一根长木头,两根叠在一起往肩上扛,有点吃力却笑得自豪,看任伟“咔嚓咔嚓”,舒师傅吐着舌头冲任伟笑。这个可爱的笑容瞬间定格了。
笔下涌动的不只是油墨还有一种尊敬
在工地上,任伟一共采访了七名不同工种的师傅,拍下他们工作的瞬间后,他带回了自己的住处,投入到热情的创作中。“画王师傅的那一幅,我用的时间最长,画了一晚上,没想到我会用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任伟画画速度极快,几乎没有一张废作,都是一气呵成。“这个要求画者心中有布局,因为油笔画是不可以更改的,所以一下笔就要保证它的准确度。人像一般四五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且能保证对方满意。”但是这一次,任伟画得有点吃力。“每落一笔,眼前就能浮现当时的情景,感觉笔下涌动的不只是油墨,还有一种尊敬。”任伟在画的时候,才发现王师傅脸上的皱纹很多,还布满灰尘,衣服上也有很多褶皱。“以前没有画过劳动人民,他们脸上的皱纹和衣服的褶皱这些元素很多,我想用细腻的线条来表达粗犷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天里,任伟每天晚上画画,王师傅、孙师傅、邢师傅、舒师傅,一个个建设者的形象出现了,透过这些平凡简单的人,一个群体立起来了。
平生第一次画到了令自己感动的东西
画画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任伟创作的收获很大,虽然只画了五幅,七个人物,但给他的启发却是前所未有的。“我问自己,我画的是什么?是画,还是故事,还是情感?其实我也说不上来。”任伟开始审视自己,什么样的作品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作品是发自内心的?什么样的作品是有情怀的?
用油笔作画,线条细腻,需要耐住性子一笔一画地来,画累了的时候,任伟想到这些工人师傅也是一砖一砖踏踏实实地埋头劳作,他便振奋精神,坚持画下去。任伟说,虽然自己不是专业画家,但他希望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作品能越来越好,也希望能把画里的故事和体会更多地分享给别人。正是这一次以建设者为题材的创作,让他平生第一次画到了感动到自己的真实。他告诉记者,接下来的创作,他会将笔对准更多真实、有故事的人群,“是他们的真实让我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
○延伸调查
一个不太容易统计的数字 一个曾存在又离开的群体
建筑工人,城市该怎样感谢你
截至记者发稿时,以下的道路已经畅通:
并州路、坞城路及微循环改造工程,于4月30日开工,10月21日正式通车。
府东街、府西街,于4月15日开始全封闭道路施工,9月2日正式通车。
太茅路,5月15日开工,10月8日全线通车。
许坦西街,4月8日开工,8月29日通车。
还有千峰北路、迎泽西大街西延路段、长风东街东延路段。
正在施工的有:南中环街快速化改造工程、正阳街建设工程、体育北路改造工程。
如此大密集的施工,这么多道路改造,涉及的路巷众多,到底有多少工队、多少建设者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城变中?答案是:说不清。采访数个参与建设某路段的负责人,连他们都不知道全线有多少人在忙碌,不知道自己负责的这部分走了,又会有多少人接上继续干。一个大的建筑集团下,有多少个公司在干,公司下面又有多少个工队承包了这当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不太容易统计的数字。这是一个突然存在又悄悄离开的群体。
建筑工人,我们曾这样温暖你
5月下旬,太原龙城电影集团的几名工作人员带着放映设备来到南中环街施工现场,抽着工人们晚上休息的时间,他们免费放映了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几十名工人在简单的露天电影院,在一片笑声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按照计划,免费电影要不定期地举办下去,然而在后期的联络中,数个工地都因为赶工期,未能抽出场地让工人们看电影,“工人们太累了,能保证休息就不错了,没有时间看电影。”一位工地负责人这样说。
6月份,青年宫旁微循环改造,施工队就驻扎在杏花岭区桃北西社区办公室旁,社区干部和工人们成了朋友,免费为他们提供热水,还帮着联系地方理发、购物。
7、8月份,迎泽区并二社区的居民多次给修并州路的工人送去绿豆汤。
9月份,迎泽区文庙街办给片区改造工地工人送慰问品:有施工安全的指南,有挂面、矿泉水等。
南中环立交桥修建过程中,每到周末休息,坞南社区居民张先生就要拉上家人去看桥,从打基础到桥飞架而起,和施工工人问长问短,点点滴滴变化都让他欢喜。
建筑工人,我们曾这样关注你
2013年3月2日,太原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中环道路及府东府西街改造工程的通告》,太原市的道路改造工程拉开帷幕。4月2日,本报推出第一期太原城变特刊,用8个版面将镜头和纸笔对准了城变进行中的“世相百态”和“商圈扩容”,至此,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道路改造,本报连续不间断推出特刊,关注城变中的人和事。
10月中旬,并州路通车了,府东府西街通车了,许坦西街、太茅路通车了……10月22日,本报的第14期太原城变锁定了《畅行新路》。免费发报纸的那一天,很多市民握着这份指南,欣喜地对记者说,“还是新路好呀!”“走并州路都有滨河路的感觉了!”
这一声声称赞背后,是对建设者们的感谢。感谢他们为城市变化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感恩他们把太原的道路修建当成自己家园的建设,感怀他们默默付出却又悄然离开。这座城市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名字,不知道他们所往何处,但在大桥和宽路建成时,凝固了他们存在的身影。
也许,这些有限的版面不足以记下他们的辛苦和努力,也许这些不够多的镜头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动和感谢,但是,依然想对他们说,我们曾这样真诚地关注过!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郝宏 实习生 马彩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