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生意生活 > 正文

大多免费 港澳台居民怎么看病?

来源: 中奢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医疗保健一直是各国民生的重中之重,我国在“医改”中也遇到不少难题,即使远在美国的奥巴马也为医改而“头痛”,而与我们一海之隔的港澳台医疗制度是如何的呢?他们又是怎样看病的呢?

香港多数医疗项目免费

根据规定,香港市民在公立医院就诊,CT免费;感冒之类的小病,政府负责63%;需要看专科门诊的病,政府负责95%,而最高规格的手术如肝移植,都是政府全包。

在公立医院,患者住院一天的费用是100港元,包吃住,也包药品,而根据估算,公立医院普通病房的成本每天约3100港元,成本远大于收益。这些超出病人支付部分的花销也会在账单上显示,它们是账单中政府支付的部分。一位香港浸会大学的博士在妻子产女出院后仔细看过医院的账单,发现因为自己女儿的出生,政府补贴了差不多6万港币,而他们自己,只交过750元。事实上,公立医院也可接诊非香港市民,但对那些不符合条件的病人,因为没有政府的补贴,他们在公立医院看病的花销往往比私立医院还贵。

香港医院分为两种

香港的医院分两种,公立医院直属医管局,而私立医院由卫生署管理。公立医院收费很便宜,但为了避免医生过度疲劳,除一些确需的急诊病人外,非紧急情况就诊,均需预约,因为病人较多,预约等候的时间也很长,可能要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

在公立医院,急诊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诊疗顺序,而排队预约基本由电脑完成,即使是有权势的人,在预约公立诊所服务时,也不可能排得更靠前。私立医院虽然收费高,但看病的人少,等待时间相对较短。普通人只要经济不是太困难,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会优先选择去私立医院或诊所看门诊,只有大病、重病、急病才会去公立医院享受社会福利。

数据显示,香港公立医院住院病人占病人总数的85%,门诊病人只占15%;而私立医院恰好相反,住院病人占15%,门诊占85%。这个差别恰好明确了公立和私立医院各自的分工和定位:公立医院的宗旨是,先提供给急需的市民使用,主要以收治大病、重病、急病为主,门诊病人不是其主要服务对象;而私立医院则因为方便、快捷,服务周到,颇受门诊病人的青睐。

过去数十年间,香港的医疗保障制度一直行之有效,并以低成本、高效益闻名世界。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成本的不断攀升,政府已经开始感到吃力,也在准备进行“医改”。

澳门居民可免费社区看病

澳门各社区都设立了卫生中心或卫生站,提供成人、儿童保健及产前保健等服务,居民在卫生中心诊疗及由卫生中心转介到有关医院进行辅助检查,都不用缴费。澳门居民在公立医院进行专科诊治及康复护理,80%以上的病人可免费。

政府提供医疗券

由于澳门特区政府一直对医疗服务提供大量资助,因此医疗费用低廉。然而,特区政府进一步向市民提供资助,每年向每位市民提供500元医疗券。由于长者一般对医疗需求比年轻人大,因此政府容许市民将医疗券转移给直系亲属,令医疗券得以充分利用。同时,政府逐步增加急症室及卫生中心,为市民使用公立医疗服务提供更大方便。

台湾的“ 健保制度 覆盖广、项目多

台湾从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健保制度在台湾民众心目中口碑颇佳,从1995年到2005年,在连续的民意调查中,健保的满意率从65.4%,一直上涨到72.3%,最高峰时达到78.5%。

患者仅需支付挂号费、20%的门诊费用或10%的住院费用,住院超过30天另付10%-30%医疗费用,便可享受几乎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而让西方国家惊讶的是,台湾地区的“全民健保”覆盖广、项目多,但全部费用仅占岛内国民生产总值的6.17%。要知道,在同样实行全民健保的美国,支付的范围比台湾地区要小,但这一数字竟然是15%,而在欧洲和日本,这一比例也在7%—10%。2000年,英国的《经济学人》在评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时,综合各项指标,将台湾地区列为第二名。

私立医院为主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台湾一共有医院550家,诊所17381个,病床数110万张,这些医院诊所,以私立为主,公立医院及诊所的比例,只占到14%及9%。

台湾最大的医院,当属由“塑料大王”王永庆捐资建立的“长庚纪念医院”,该医院是非营利性质,拥有病床6800 张,每日门诊量2.7万人,在全台湾已经开设了8个分院。

台湾政府还因此主推大陆民众来台湾“自由行加健康检查”的观光套餐。这一被广为追捧的制度需要政府大笔投入来支撑。全民健保推开后,台湾各地医疗机构的患者诊疗人次大幅上升。“病不看白不看,药不拿白不拿”的心理,让台湾人渐渐养成“逛医院”的习惯。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