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邯郸2014——转型升级绿色崛起
金融行业市场准入,支持具备
“2014年,邯郸市生产总值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可比增长9%”。前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强调更加注重提升质量效益,谋求更快更高质量的绿色崛起。
土地流转面积187万亩,流转率21%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土地二次革命,引爆点是土地流转。会议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土地确权颁证是土地流转的基础。在完成试点村和乡镇整体确权颁证基础上,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让农民资产活起来。
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带动土地流转,培育千亩以上土地流转示范方。使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7万亩,流转率达到21%。
对流转面积千亩以上,从事粮食、棉花生产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并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钢铁就地消化率达到40%左右
邯郸是钢铁大市,钢铁是我市的“台柱子”、“饭碗子”,更是引进新项目、培育新产业的基础支撑。
邯郸市将按照化解产能、节能减排、大气治理“三合一”集中推进的要求,加强钢铁行业整合重组。并综合运用市场、法律等手段,倒逼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市场。
钢铁企业整合重组,坚持走质量、品种、效益之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钢铁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做到转型升级、浴火重生。尤其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吃钢产业。2014年全市钢铁就地消化率要达到40%左右。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扶持10家传统优势企业、10家成长性企业、10家现代服务业企业,打造一批“企业航母”。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2014年,全市新增入统工业企业力争达到200家左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设中心城市,要靠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来支撑,靠发展现代服务业来实现。我市将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
依托邯郸机场、国际陆港、邯黄铁路,着眼发展大物流,谋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提升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围绕打造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一小时黄金旅游圈”,抓好广府古城、凤凰山-溢泉湖、紫山等36个旅游重点项目,打造“邯郸一夜”等旅游新品牌、滏阳河酒吧街等特色街区。
将继续搞活金融这个现代经济的血液,确保明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0家以上。
对大气污染坚持“零容忍”
大气整治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更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我市提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决战决胜打赢这场硬仗。
大气污染的元凶在燃煤消耗。邯郸一年消耗5500多万吨标煤,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消耗量,会议要求,搞好源头治理,严控煤炭消费,全年削煤478万吨。要实施107项减排项目,确保减排除尘设施达标运行,继续淘汰黄标车,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同时严控建筑施工等扬尘污染。会议提出,对大气污染坚持“零容忍”,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新上项目严把准入关,确保大气环境好转。
大力推进“绿美邯郸”攻坚行动,实施荒山、村庄绿化等7大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全力打造水生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
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新一轮的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会议提出,必须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中心城市重点实施“1+8” 组团式发展。中心城区,按照“东区引领、南北拓展、老城提升”的思路推进;县城建设,突出以产兴城、产城互动,更好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县城周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逐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重点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级层面,政府重点主导东区建设、串城街改造和滏阳河改造提升工程。城市管理着力解决占道经营、破墙开店、马路市场等问题,提高城市承载力。把生态线作为城市的生命线,留足绿化空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县域经济是邯郸绿色崛起的基石,会议提出,强化西部率先的支撑作用,发挥中部繁荣的带动效应,激活东部振兴的后发优势。
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
邯郸绿色崛起的动力和支撑,体现在改革、开放和创新上。
2014年,邯郸市将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落实国家、省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零限制”、注册登记“零收费”;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放宽200亿元办好96件民生实事。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要求,全市将投入民生领域200亿元,谋划实施十大工程96件实事。
围绕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思路,统筹做好就业、社保、养老、住房、饮水安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平安邯郸”建设,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