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港口设施,一直以来都是国有资本为主的建设领域。如今,在山东的沿海港口中,已经开始闪现出越来越多民间资本的身影。这些民资的试水,在加快沿海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与国有港口间实现了互补经营。
日照岚山区拥有国内最大的木材加工基地,王继武的公司距离岚山港不到5公里,但他已经好久没有从当地接卸过木料了。“如果出现压港现象,每条船滞期费大约在50万元以上,我们改到其他港口接卸木材,再陆运至岚山,这样,我们产品成本就大大提高了。”王继武告诉记者。
改变从今年9月份开始,由民营企业岚桥集团独资建设的2个十万吨级泊位及时投入使用。
“我们木材泊位从9月份开始使用已经接卸了10多船木材,30多万方,这样预计每年可以完成400多万方,这样就可以填补木材园区需求量的缺口。”日照岚桥集团副总裁田林说。
两个泊位的试水成功,不仅填补了市场的空缺,灵活的服务方式和价格定位也让贸易商得到了更大的实惠。除了日照,目前,东营、威海、烟台、青岛等地的民间资本也纷纷看好港口建设这个投资新领域。在东营港,由政府投资8亿元建设海上深水引桥,已经吸引了过百亿社会资本在两侧争相建设专用泊位。
山东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福一告诉记者,民资进入港口有利于港口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港口资源整合,这样可以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在东北亚航运综合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地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