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落差
在家长“血拼”的背后,表面上看有中国人太多的客观事实。
“为什么所谓学区房炒到天价,为什么我们养一个孩子就累得精疲力竭,得工作日陪着做作业到10点,周末两天陪着参加兴趣班连轴转?就是被这类’先知先觉’的early birds搞的!中国人信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看似是勤奋的美德,实则是无穷无尽的精明算计。”有人在网上怒斥。
美国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的高级分析师王益说:“在国内,人多资源少。几百年来中国的文化就强调竞争,流传下来的口号也很多,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什么要做“人上人”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多吃多占吧。当代的中国孩子也是从小就被迫和邻居家孩子比成绩。在美国,地多人少。在资源竞争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西方的教育也相对宽松。”
然而中国家长的“望子成龙”,也是被现实反复教育的结果。有人评论说:“失疯的学区房价,让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未施行先失败。政策匆匆敌不过需求重重,教育公平源于资源公平,只要学校间‘教育落差’存在,就无法阻挡舍近求远的脚步。从哪改起,教育部门岂能装糊涂?”
中国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投入不足。
曾有联合国教育官员说,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如贫困的乌干达”。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多年前,和一些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当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到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07%~4.25%,才能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于是从那时起,提出来一个要到2000年达到4%的“及格线”。没想到从1993年一直到2012年,没有一年实现过4%,直到2012年才刚好达标。
在投入不足的大前提下,教育资源向权贵倾斜,更加剧了这一不平衡,“拼爹”的说法不胫而走。
“实验二小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共建生。共建单位包括各部委、新华社、中国银行等。”上文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
所谓“共建”, 是指中央各部委机关单位、大型央企等往往都和很多“牛校”之间存在共建合作关系,那些“牛校”提供一定的招生名额,而共建单位则会用各种不同的利益作为交换。
早在1997年,外交部就开始与北京二中共建。2007年4月,时任外交部部长的李肇星就曾在外交部与北京二中联合举办的“共建杯”乒乓球比赛中称,“感谢二中多年来为外交部员工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做出的贡献”。2013年11月1日上午,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访问北京二中,也对二中多年来给予外交部人员子女的教育和培养表示了感谢。
在北京二中的官方网站中,一篇2007年的文章这样写道: “在二中和外交部十年的友好合作中,从二中毕业的外交部子弟多达千余人,为外交官解决了后顾之忧;二中的发展也得到了外交部多方面的有力支持与帮助。”
此前还有媒体报道,包括外交部、中石油、中石化等在内的6个部委、近10个大公司参与史家胡同小学的共建。 据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总闻风透露,共建还分大共建和小共建。强势单位走的是大共建,入学没有名额限制,小共建则是弱势单位,名额少,还需要通过考试来筛选。近些年“共建”正成为一条“绿色通道”,条子生、关系生纷纷“借用”。 他认为这里面水太深,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美国模式vs日本模式
在推行“就近入学”的同时,4月18日,北京教委取消了以往体现特权入学的共建生指标。但在多年研究教育改革的专家们看来,取消共建只能起到部分抑制特权的作用,只有学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化了,取消重点评比,让教师们流动起来,家长们才不会想择校,日本模式被认为是学习的样板。
郎咸平曾撰文指出,中国的教育模式,实则集合了美国“拼爹模式”和日本“公平模式”的两大缺点并发扬光大。在美国,人人都能享受免费教育,但如果想获得最好的教育,必须上价格昂贵的私立学校。日本推行的则是绝对公平的教育制度,包括两个政策,一为硬件标准化,二是师资标准化。小学、初中基础教育的老师必须轮岗,每六年从一个区转到另外一个区,甚至还要到农村去,相应在老师中薪水也是最高的,并纳入公务员体系。
而我国,学习日本,也用国家财政补贴各个学校,但核心的两个标准化没有实现,看似公平,实际难以避免“教育落差”。同时又学习美国,拿着国家财政的钱,去补贴重点学校。但在美国,私立学校运营资金大部分靠募捐。
北京部分区县正在试点将自己的“教育大饼”摊得更匀。
今年实验二小一口气收编了涭水河小学、长安小学、广外一小、白云路小学等六所西城的普通小学。这些小学变成了实验二小的不同校区、不同年级部,这些校园里的孩子与二小本部的孩子混编班级,享受着一样的教育。
“我想买的那间私产平房,业主原来最高报到390万,正因为看了这条新闻,担心实验二小的学区房将来价格下跌,才下调到350万。”刘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实验二小的学区房价比最疯狂的时候有所收敛,但被收编的六所普小的学区房,现在却成为房地产中介热推的房源,她认为这些地方的房价会应声而涨。
此前东城区、海淀区已经陆续有10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出台,大都是名中学搭配普通小学。尽管学区范围还未公布,这些小学附近的学区房价却开始涨价。
教育均衡化步伐滞后,入学政策变来变去,折腾家长,也折腾孩子。有位家长无奈道:“这几年来教改‘紧箍咒’是这么念的:素质教育取消小升初考试,导致各种坑班、艺术班大行其道,学区房涨;信息采集取消跨区,导致学区房暴涨;强弱联合鼓励直升,导致北京的海淀、西城、东城全变学区,普通小学学区房暴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