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庆
记者通过采访和实地走访发现,当前在发票上做文章、利用发票进行公款消费的公职人员、国企管理人员仍不在少数,发票也上演了形形色色的“变形记”。一些单位或个人消费的款项不能通过财务制度报销,于是采用开具礼品、食品、耗材等类型发票的方式报销。(昨日本报18版)
巧立名目、化整为零、空手套白狼……公款消费发票上演形形色色的“变形记”,着实让人感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事实上,公款消费以办公用品名义入账之伎俩,早已见怪不怪。
去年中秋节期间,有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场时就发现,为给顾客提供报销便利,多家商店都可给购买月饼提供“办公用品”发票。更早一点,2009年审计署在一份审计报告中提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报销凭证中,依然存在不少品名为‘办公用品’的发票”,并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单位发放的奖金、福利以及购买的烟酒和礼品等不便明账列支,想以办公用品和食品等发票隐含过去”。由此可见,公款消费发票“变形记”,早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当然,公款消费发票“变形记”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变形的公款消费“现形”,否则,“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所取得的宝贵成果会被蚕食。再说,虚假发票横行也为少数人侵吞国家资产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海南儋州原市委常委、秘书长权晓辉在儋州市任职4年多,公款消费报销就达400余万元。
从公款消费报销“变形”的过程来看,手段虽不见得有多高明,例如吃一顿饭以买一台打印机的方式报销了,但追查起来却相当困难。这是因为,目前对公款消费(包括购买办公用品)的管理仍然比较粗放,尤其是各单位对办公用品的消费一直没有上限,以至于“办公用品”成了一个框,什么消费都可以往里装。早年就有媒体曾报道,某县“一个小小的办公室,每年会买十多台打印机”。基于这种乱象,要想有力打击发票腐败,还须多方发力。
首先要建立财政预算和使用公开制度。可以想象,一旦“办公用品”处于公开透明状态,没谁会犯“一年用十多台打印机”之类的低级错误,自然也就增加了公款消费报销的难度。其次要加强打击力度。审计、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并形成合力,加大对虚报、滥报费用的执法力度,对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违反规定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并对典型事例予以曝光。
最后要加强环节管理。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对所有报销单据除经办、证明、审批齐全外,还要对发票真实性,发票支出内容及附件的明细程度加以监管,对不符合报销要求的票据,一律不准报销入账;另一方面,税务、工商等部门对一些餐饮企业、商场、超市等为发票腐败大开方便之门要坚决依法追责,倒逼这些“问题企业”不敢为发票“变形”提供便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