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大千世界 > 正文

医生体验“患者”等候70分钟看病仅1.5分钟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广州市卫计局组织医患互动体验 “患者”现场。南庄医院副院长黄燕萍表示,5月27日下午到南海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当时科室只有一位医生就诊,挂号100个,等了大约70分钟才轮到自己看病,而在这短短的70分钟里,这位医生看了55位病人,平均不到一分半钟就看完一位病人。“建议医院增加出诊医生,提高看诊质量。”黄燕萍说。

看病时间越来越短,3到5分钟是常态,现在还有更极端的案例——一分半钟一个。平均下来,每人只有45秒的时间,除了打招呼和寒暄的几句话,一次如此重要的沟通会谈就基本结束了。

现代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看病时间却越来越短,这是一种社会的普遍感受。医生变“懒”了,因为各种医学检验技术的发达和快捷,据说听诊器也用得很少了。从理论上来说,各种化学的抽血检验或者是各种类型的光线检查,的确比听诊器更客观准确,值得信任。但弊端一面却让人难以接受。血液检验需要通过有创的操作,会带来额外的痛苦,或许还会出现感染的风险。射线有辐射,对健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还别忘记了,听诊器等物理类的检查成本较低,而化学试验类、射线类的检查成本较高。

技术让医生变懒了?但这或许只是表象。医患关系变糟糕了,医生不愿意承担风险了?依然还是表象。最真实的原因是,背后有一套对立的医患经济机制在悄悄作怪。

患者花费了更多,医生才有利。患者不消费或者少消费,医生就吃亏;生病的人越多,医生日子越好过,生病的人越少,医生日子越难过;生重病大病的人越多,医疗系统获益越多,生重病大病的人越少,医疗系统越受害。听起来这很荒唐!但它却真实地发生在此时此刻的当下社会。“一分半钟”医生的出现,生动地说明了当下医疗产业的本质,一切是工业化生产为经济服务,医生的角色是一个经济生产者,或者说叫做商人,并且是官商。

大多数人就这样,把健康稀里糊涂交给“一分半钟”医生。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在垄断的医疗机制下,好医生资源都被垄断在公立医院,尽管背后支撑的运营系统是多么的野蛮与落后,但你的选择其实少得可怜。很多时候,就医是一种刚性需求,你不同意最后也只能选择同意。往往,你做决定不是为了选择更好最好的,而是避免最差更差的。

回归正常的理性吧。病人越少,医生应该获益最多,应该帮助更多人群做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这才是正道;医生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看病,应该因此得到奖励;把主要的资源放在慢性病管理和医疗安全建设上,才能减少大病重病的发生率,这才应该成为主流的医学领域。

但现在,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你我也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但正常和非正常的状态,还是有必要鉴别出来。最后的结论是,与其说我们把健康交给了“一分半钟”医生,不如说是交给一个荒谬的“主流”医疗服务系统更为准确。某种角度而言,医生的思维是管理者思维的投射,扮演的只不过是程序的执行者和制度的“替罪羊”,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受害者、帮凶,都没问题。唯一重要的是,因为利益链坚不可摧,一切公众认为糟糕的现实往往因此纹丝不动。吴帅(广东 医生)

 

责任编辑:乐乐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