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按照“火星一号”负责人提供的办公地址,到荷兰的阿默斯福特暗访。(摄影:张亮)
“我们的办公地点是和别人合租的,只有周一和周三有人。周五没人。”“火星一号”项目首席执行官巴斯·兰斯多普3月2日在电话中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是人类的一次伟大探索,还是一个骗局?这个38岁的荷兰人与他创始的移民火星项目自2011年3月开始启动、2013年春天正式运营以来,就一直吸引着数万想要探索火星的爱好者,也承受着巨大的质疑。前不久,“火星一号”公布了第三阶段入选的全球百名“种子选手”,其中有两名来自中国大陆,另有两名为华裔。但很快,“火星一号”的负面消息接踵而来,资金、技术都被批“不靠谱”,甚至被揭连办公地点唱的都是“空城计”。2月底,《环球时报》记者按照“火星一号”负责人提供的办公地址,到荷兰的阿默斯福特暗访,结果失望而归。不过,对于一心想要移民火星的参与者来说,他们现在仍在耐心等待。
办公地点竟是房产公司
荷兰人搞的“火星一号”被吵得沸沸扬扬,但《环球时报》记者2月27日专门赶到“火星一号”项目注册地——荷兰阿默斯福特市车站广场路28号,却被浇了盆冷水。阿默斯福特位于荷兰中部,从阿姆斯特丹坐火车不到1小时就可以抵达。经记者寻找,车站广场路28号坐落在火车站对面一栋普通居民楼内,然而,却找不到任何“火星一号”挂牌办公的痕迹。据观察,28号是一家荷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办公场所。难道这就是“火星一号”项目总部的办公地点?这令记者实在难以相信。按照首席执行官巴斯·兰斯多普的说法,记者周五去正赶上“不对外”的时间,但他很愿意和记者再“面对面”交流。
记者随后走访了车站广场路28号邻居。一名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妇人风趣地说:“你们不知道吗?荷兰人充满丰富的想象力,能把办不到的事讲得很科幻。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从不知道这个能让人上火星的办公地点就挨着我们家。”另一个年轻姑娘也表示,没听说“火星一号”的办公地点在这里,并认为这个项目实现起来太难了。
“在地球生活得不错,我可不想去火星饿死。”火车站的一名铁路警察笑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曾在荷兰电视台中看到过3个荷兰人报名要上火星的节目,当时就觉得不太现实,因为荷兰的科技水平虽然比较发达,但还没有能力登上火星。至于“火星一号”的办公地点就在附近,他也是头一次听说。针对“火星一号”办公地点在阿默斯福特,记者又询问了几个人,得到的答复是同样的“不知道”。
这两年,荷兰各大媒体也时常提到“火星一号”。《人民报》评论员布鲁默夫认为,“火星一号”项目完全带有“殖民火星”的想法,并预测即使移民火星也无法生存。该报还援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报告称,火星上还缺乏人类生存的很多条件,只能靠地球运送物资。《电讯报》文章认为,火星移民计划的参与者必须清楚,自己要拥有所有技能来完成这个漫长的旅程,还要能忍受极端的心理负担测试。《新鹿特丹商报》和《共同时报》的观点是志愿者去火星就是“送死”,因为这个移民火星的计划还不成熟。
“现在的怀疑10年后可能都是错的”
尽管连荷兰媒体都不看好这个火星移民计划,但荷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火星一号”项目大使杰拉德·胡夫特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火星一号”工程繁复,科技必须满足极其严苛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他认为团队所有估计都是乐观的,乐观主义是这样的计划所需要的,“毕竟有了一个计划,并试图在期限内完成它是一件好事”。胡夫特同时也承认:“如果未来几年计划被大量修正,如延期、花费超支等,我并不会感到意外,也不会因此对团队不满,因为这些都是难以预测的。”
“火星一号”项目新闻官苏珊娜《环球时报》向记者肯定了计划的可行性。她表示:“‘火星一号’此前曾与世界多家经验丰富的航天公司讨论过,我们的计划是基于自身研究和这些世界领先航天技术团队的反馈。我们对预算、时间表和任务要求都非常有信心。”在新闻官接受采访后,巴斯·兰斯多普也通过邮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不会对每个选手进行评论。”
美国国家宇航局前首席技术官梅森·派克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火星一号”计划的成功取决于资金是否充足以及包括太空飞船在星球表面安全着陆所需要的技术。派克认为,创业精神和个人投资在未来一个世纪里很可能决定航天经济。“火星一号”就是首批个人努力的体现,历史已证明,投资航天技术长远来看会有所回报。他表示:“我相信这个计划的价值会变得显而易见,即使‘火星殖民地’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美国“Vice新闻”防务编辑、太空问题评论家瑞恩·费斯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没有必要说‘火星一号’是个骗人的项目,它可能只是一个没有关注到细节的梦,不切实际很容易导致这个项目失败。报名参与者都已成年,如何花费时间和金钱是他们个人的选择。如果能得到足够资金,他们也可像其他项目一样购买火箭。谁能知道呢?10年后,兴许现在所有的怀疑都被证明是错的。”
“我认为这个项目炒作的嫌疑更大一点,因为登陆火星计划目前还没到选人去的程度,换句话说,如果真的实施火星计划,选人不是主要问题。”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王兆魁博士与《环球时报》记者谈起“火星一号”时开门见山。王兆魁说,当下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都还没能解决,比如动力系统安全性、通信安全、生存保障措施等等。对于人类大概要多少年后才能真正登陆火星,王兆魁并没有给出一个预测,他表示至少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很难有突破,“比如推进技术,需要一个颠覆性的进步,去火星才有意义”。
入选中国“火星迷”很坦然
如果“火星一号”计划成真,1982年出生的李大鹏,在2025年成行时将43岁。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最想在火星做的事情就是拍一部纪录片做科普,“作为火星人,肯定要向地球人介绍一下火星啊!”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毕业、现就职于邯郸市林业局的李大鹏还表示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许能对火星上的作物种植研究有帮助。2月13日,李大鹏得知自己入围火星移民候选名单,在他看来,这100人只能说是种子选手,最后只有4人将成为第一批被送往火星的人。
1月19日上午9时半,李大鹏按照约定坐在电脑前,接受“火星一号”项目面试官诺伯特·克莱弗特的视频面试。在此之前,李大鹏按照项目发的两个链接,已做好“如何做好网络面试”的充分准备。李大鹏说,他与“火星一号”首席执行官巴斯·兰斯多普没有直接的联系。李大鹏按照面试要求,穿着白色衬衣和西裤出现在视频中。面试全程是英文,包括一些技术性问题,如:第一个火星基地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需要铺多少平米?火星的大气压强相当于地球上多高海拔的大气压?李大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回答这些技术问题并不困难,没有超出项目团队之前提出的问题范围,他把答案打印出来后一直在背。
李大鹏认为正是自己精心的准备才得以入选,在此之前,他仅买有关火星的书就花了1000元左右。外界有声音质疑“火星一号”是骗局,对此,李大鹏表示,“火星一号”项目团队并没有与他这样被选拔出来的志愿者进行过内部沟通和交流,但他并不认为这个项目存在欺诈。他说:“指责是骗局的文章2013年5月就有,当时‘火星一号’就曾公开回应过质疑。如果说项目创始人拿到钱后去买好车买别墅,这种情况才是骗局。而另一种情况,是这个组织募集了资金去做这个事情,但最终没成功,这种情况不能说是骗局,一个创业公司去创业也有很大失败的可能,投资者的钱打水漂了能说是被骗了吗?”
李大鹏说:“即使最终证实‘火星一号’项目是骗局,也不会起诉对方,因为我在报名之后才开始买书,去研究学习,整个过程收获了很多。而且打国际官司代价太高,给他们交的也只是11美元的报名费。接受采访时,李大鹏始终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但他也表示,这个项目要成功最大的挑战还是资金,“如果它起始资金有10亿美元,再去募集60亿美元就比较容易,但它起始资金只有几十万美元,一个小公司要做这个几十亿美元的大项目,很难有号召力”。不过,李大鹏也说,他们的团队里好几个都是擅长商业运作的,甚至还说要和荷兰搞真人秀的机构合作,把选拔宇航员的过程都录下来,拍成纪录片,或者实时转播来吸引眼球和资金。
另一名入围火星移民候选名单的中国志愿者林晓霞是汕头人,现年31岁。目前在广州一家服装外资企业做业务跟单工作。同李大鹏一样,“想在火星寻找生命”的林晓霞也没有同巴斯·兰斯多普直接联系过。对于项目的真实性,林晓霞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伟大的历史事件刚开始时都会遭遇一些质疑的声音,这是正常的。应该不会是骗局,但肯定有失败的可能。”
“火星一号”,冒险的商业创新
畅销书《钢铁侠是怎样炼成的——伊隆·马斯克的跨界创新人生》的作者罗庆朗2014年在书中提到过“火星一号”项目,他当时的感受是“火星一号”更像一次冒险的单程太空旅行,项目难度很大。罗庆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与其说“火星一号”项目是“骗局”,不如说它是一种“借船出海”式的商业模式创新。
在罗庆朗看来,“钢铁侠”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打造过的四个产业——贝宝(Paypal)、特斯拉电动车(Tesla)、太阳能城市公司(Solar City)、私人太空发射(Space X)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都是他想移民火星的前提。
罗庆朗说,2013年他就在密切关注“火星一号”项目会与哪些宇航公司合作,因为该组织不具备制造火箭和飞行器的能力,目前来看,“火星一号”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英国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有合作。他认为,马斯克的火星计划与“火星一号”不同之处在于:马斯克的Space X 公司自己研制火箭、卫星、载人飞船,并且还在尝试研制出可完全、快速重复使用的火箭,这对于移民星际十分重要。他计划10到20年内让人类到达火星,并最终在火星建立人类基地。马斯克设想用液氧和甲烷燃料的巨型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射乘员,每个座位的票价约为50万美元。
罗庆朗认为,“火星一号”报名门槛低或是人们热情高涨的原因。只需年满18周岁、身高介于1.57米至1.9米之间、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或戴隐形眼镜后达到1.0,与传统宇航员要求不同,“火星一号”计划设定的报名者门槛低得让人有些意外。进入“火星一号”官方网站,主办方罗列了“宇航员应具备的关键特征”——承受力、适应性、好奇心、信任度、创造力,而这5个关键词同样并未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倾向“高情商”。罗庆朗说,如果说“火星一号”计划是虚幻的话,它之所以能够获得追捧,在于迎合了人们一种理想的渴望和追求。(环球时报记者 张亮 范凌志 姜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