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财经网讯(记者贺一鸣 通讯员李春光 近年来,河北迁西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好生态就是生产力的科学发展理念,立足板栗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迁西板栗”品牌战略,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依靠品牌效应助农增收,将70万亩、4000万株板栗打造成栗乡百姓的“绿色银行”,实现产业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优美的良性循环。目前,该县板栗行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枚、河北省著名商标8枚,“迁西板栗”商标是中国板栗产业唯一一枚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其品牌价值在2014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达到19.30亿元。2014年该县板栗产业总产值为1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1.5%,农民通过板栗直接增收8亿元。
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优良品质夯实品牌基础。一是搭建科技支撑平台。投资3300万元建成板栗产业研究发展中心,整合科技项目,对板栗一条龙丰产配套技术等进行重点攻关;成立了以县林果技术培训服务中心和河北省燕山科学实验站为龙头、乡镇林果技术服务站为基础、村林果技术服务队为基点的县乡村三级、上下贯通的科研、示范、推广体系,为栗农解决生产难题100多个;组建了17个成员单位的“河北省板栗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搭建促进板栗中高级技术人才交流平台。二是推广板栗优种。加强板栗优良品种的选育,其中,板栗良种选育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先后培养出燕山早丰、燕山短刺等6个板栗高产优质品种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迁西板栗“香、甜、糯”独特风味得到大幅度提高。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定并实施了《板栗综合标准》、《板栗示范园标准》等7个标准,对板栗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储藏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建成万亩标准示范园区3个,千亩标准示范园区20个,形成基地建设品种化、生产技术规范化、生产过程无害化、采收储藏科学化的标准化生产格局,为板栗品牌名优化打下坚实基础。
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宣传推介扩大品牌影响。一是加强广告媒体宣传。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迁西板栗广告媒体宣传,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放《迁西板栗》、《漫话迁西板栗》等专题片,在京沈、京石高速公路设置“迁西板栗”证明商标户外广告,扩大迁西板栗的品牌影响。二是举办节庆活动吸引客商。先后举办全国板栗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板栗高峰论坛、中国·迁西栗花节暨经贸洽谈会、金秋板栗节、中日栗商恳谈会、迁西板栗开秤仪式等大型活动,营造迁西板栗的品牌效应;其中“中国·迁西栗花节暨经贸洽谈会”已连续举办6届,极大提升了迁西板栗的知名度、信誉度和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力。三是注重品牌保护。制定出台了“迁西板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规范“迁西板栗”证明商标的使用行为,严格实行“一牌一证一合同”管理制度,维护迁西板栗品牌信誉;先后向法国、英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迁西板栗”证明商标国际注册,并设立专门商标使用维权团队,对商标在国外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迁西板栗国际影响力。
加强品牌营销,抢占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价值。一是实施板栗内销“百千万”工程。组织实施挺进国内百座城市、建立千个销售窗口、培育万名板栗经销人员的板栗内销“百千万”工程,支持板栗经营企业和栗农走出去闯市场。目前,“迁西板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已打入上海、深圳、大连等18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年销售板栗突破300万公斤。二是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通过举办“中日栗商恳谈会”等活动,加深板栗企业与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外客商的交流与联系,相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7个东南亚国家开设糖炒板栗连锁店150多个,糖炒板栗销售价格达每公斤8美元,年外销鲜板栗达1万多吨,创外汇5000万美元。三是加强板栗品牌安全认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鼓励扶持板栗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推行绿色有机生产,确保出口板栗质量安全。目前,该县被确定为河北省出口板栗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县,70万亩板栗基地全部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果品产地认证,其中5万亩通过了日本农林水产省JAS有机认证。四是开展板栗网上营销。加强与国内知名网站、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积极引导帮扶板栗企业和栗农开设网上销售店铺,拓宽板栗产品销售渠道。目前,该县已与北京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推进板栗等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全县已建成8家电子商务网站,天成食品、尚禾谷等板栗企业已在天猫、京东等知名网站开设“迁西板栗”网上专卖,实现互联网和实体店销售有机结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