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3%。北京、天津作为京津冀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土地资源总量相对较低,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2%和0.1%。
水资源总量不足全国的1%,相对于常住人口和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1%和10.4%)明显偏低。
去年,三地常住人口1.11亿人,其中,北京、天津人口高度聚集,人口密度分别为1311.1人/平方公里和1289.8人/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142.1人/平方公里)的9倍以上。
数据显示,三地均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但京津冀总人口中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占77.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表明三地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2014年,北京、天津人均GDP均超1.6万美元,而河北仅为6500余美元,不足京津的1/2。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阶段后期,而河北尚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
数据显示,京津冀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占全国的比重为11.8%。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单位数占比较高、优势明显。
从行业分布看,三地从业人员中位列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五个行业从业人员占三地的6成以上。
回顾2014
昨天,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首次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方位”数据报告。报告指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年龄结构老化,但仍处于红利期。北京与河北公交出京线路达到36条,2014年末,京津冀三地公路里程合计达到21.7万公里;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12%。报告称,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产业、交通、生态一体化已经初见成效。
1比0.37比0.25
■搭建产业疏解合作平台30个。
■推进产业疏解项目53个。
■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累计设立分支机构1532个。
■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共同比增长9.4%;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83.2亿元,增长16.8%。
■高端产业引领特征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7%;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快。
■天津加快推进未来科技城、京津产业新城等12个承接平台建设。
■全年引进北京项目538个。
■天津高端制造业贡献突出。装备制造业产值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0%。
■河北从京津引进资金3757亿元,占引进省外资金总量的51%。
■河北高端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0.6%。
2014年,京津冀三地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在京津冀三地共同努力下,空气质量有所提升。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9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2%,空气质量年平均达标天数为156天。
2014年,京津冀三地签署生态环境建设合作协议,完成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等一系列生态项目建设。目前,北京森林覆盖率已超过40%,天津森林覆盖率在10%左右,河北森林覆盖率接近30%。
北京与河北公交出京线路达到36条,月客运总量突破1100万人次。同时,交通协作稳步推进,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末,京港澳高速河北段拓展工程全面完成,京昆高速涞水至北京西南六环段75公里“断头路”全面通车。
三地公路里程合计达到21.7万公里,比上年增加0.56万公里,增长2.7%,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4.9%。
三产上升
■随着“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京津冀三地三产比重继续上升。1季度,三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80%、50.7%、39.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5个、5.9个和6.2个百分点。
结构优化
■1-5月,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天津装备制造业中重点行业增长较快,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3%、20.6%和14.2%。河北工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装备制造业增长8.8%,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节能降耗继续推进。
服务增速
■1季度,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势较好,分别增长18.7%、11.3%和9.3%。天津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7%,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河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其中金融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16.2%和12.3%。
投资增长
■1-5月,北京完成民间投资935.3亿元,同比增长20.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7%。天津完成民间投资2950.1亿元,增长13.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7%。河北完成民间投资7038.8亿元,增长15.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0.1%。
零售增额
■1-5月,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北京实现3955亿元,增长5.7%,天津实现2065.44亿元,增长10.5%,河北实现1355.9亿元(限额以上),增长6.8%。北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628亿元,增长39.3%,天津实现网上零售额74.62亿元,增长1.3倍。
低位涨幅
■价格涨幅低位运行。1-5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涨幅为1.5%,天津累计涨幅1.4%,河北累计涨幅0.5%。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1季度,三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503元、9605元和6698元,同比分别增长8.4%、8.7%和9%。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