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唐山7月24日电(记者庞超)把“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利用起来,助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绿色发展。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省区市在唐山正式启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未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以协同开发尾矿、钢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废塑料、废钢铁、废纸等再生资源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区域间协调发展新模式,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向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业集中的重点区域,也是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聚集了众多的矿山、钢铁、水泥、玻璃、发电厂等企业,仅去年一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含矿石)就达到23.7亿吨。
根据行动计划,6省区市将力争到2017年实现以下目标: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吨,加工利用再生资源2000万吨,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吨,减少细颗粒物排放2000吨,减少化学需氧量7000吨,节水7000万立方米,减排氨氮及其他水体污染物3000吨,减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植被破坏和土地占用5万亩。以这一行动启动为契机,我省将积极对接京津,在唐山、承德加快建设面向京津市场的绿色环保建材基地和北京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承接园区,进一步延伸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大力开展工业固废高值利用工程、工业原材料替代工程和城市电子废弃物利用工程,推动我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启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河北省共建的“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发展创新中心”也同时成立。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