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 余荣华) 北京是特大型消费城市,生活服务业市场需求大,保障供应任务重。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商务委获悉,北京市将推出系列举措,提高首都的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介绍,2015年6月16日和7月22日,北京《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近期将以北京市政府文件形式印发。
据介绍,北京将生活性服务业提升的工作目标,概括为“围绕五化发展方向,实现四个提高目标”。“五化”即: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四个提高”即:到2020年,全市生活性服务业服务水平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行业组织化、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品牌影响力明显提高,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闫立刚介绍,未来北京市在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将实施三项重点工程。一是品牌建设工程,包括提升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竞争优势、促进特色商业街转型升级等3项任务。二是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包括整顿规范消费市场、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和健全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等4项任务。三是人才培养与岗位技能培训工程,包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等2项任务。
重点工作包括加强便民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探索服务功能集成,引导业态转型升级,深化开放合作,推动绿色发展等。
在便民网点方面,北京市将加强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和管理、健全农产品零售网点体系、加快便民早餐服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完善共同配送网络。
为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工作,北京市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研究设立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支持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引进国际资本、兼并重组、上市等多种方式发展壮大。
链接:2015年上半年,北京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部分新成果
1.市商务委指导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区明确本区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思路和措施。
2.主办2015年商业服务业服务技能大赛系列活动,设置了服装服饰搭配、前台接待员、餐厅服务、评茶员、中药师、西药师、电商好客服、电商好配送、美发修剪造型、美容生活化妆、外景美姿造型拍摄、数码封面人物设计、空调装调维修、手机维修服务、污渍去除、失能老人护理、修脚服务、足浴服务18个竞赛项目。
3.支持家政服务协会组织23个家政企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合格从业人员4728名。其中,居家老人照料岗位技能培训1078名,母婴护理岗位技能培训1829名,家政服务岗前培训1821名。
4.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16个区县,由21家主体回收企业、15个分拣中心、近4900多个回收站点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5.继续实施早餐示范工程,在朝阳、丰台、大兴区开展早餐示范工程,新建和改造主食加工配送中心9家、早餐固定门店154家,建设搭载早餐服务的连锁便利店110家。
6.组织开展“十三省区市服务产区菜农服务首都市民蔬菜保供联合行动”。1月20日至3月20日,累计增加蔬菜供应总量约16.81万吨,日均增加2802吨,增幅10.7%,其中大白菜、土豆、洋葱等8个居民日常所需大路菜品种增加供应总量约14.05万吨,日均增加2342吨,增幅27.06%。
7.推进完善标准和规范体系。目前已系统梳理了便利店(超市)、餐饮、便民菜店、洗染、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性服务业现行有效的160多个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