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峻峰 实习生梁言)日前,石家庄市政府出台《石家庄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项重点工程工作方案(2015-2020)》,将重点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创新体系完善工程、创业平台建设工程等十项重点工程,适应经济新常态,激发市场新活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全市经济绿色崛起、社会和谐发展。
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0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生物医药方面,将以建设国家高端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为抓手,重点实施67个高端医药重点项目,加快华药、石药、神威等企业发展,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到2016年,高端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2020年达到15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将以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卫星导航产业基地为抓手,加快卫星导航、半导体照明等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力争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得到跨越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
传统产业提升工程: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再造传统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
在钢铁行业,将压缩产能总量,全面推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力争在钢铁精品、绿色制造、前沿技术及钢铁延伸产业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在石化工业,做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支柱产业,壮大精细化工、农用化工等朝阳产业,培育提升盐化工、无机化工原料等基础化工,全力推进化工产业的循环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全面提升石化工业发展水平。此外,还将全力推动建材行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传统商贸业的发展。
创新体系完善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和省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整体研究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善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依托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
创业平台建设工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群众创造活力,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壮大创新创业群体,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鼓励与国内优势企业合作,依靠社会力量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探索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快财政金融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多种方式的金融服务,为大众创业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强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围绕微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中心、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平台、设立面向企业的客座研究员岗位,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撑。鼓励引进集成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同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此外,该市还将实施人才培育引进工程、“互联网+”新业态培育工程、智慧城市建设工程、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重大支撑项目推进工程,全力推动经济绿色崛起、社会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