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剑英 通讯员何其锋)眼下正值汛期,邯郸市完善预案,强化责任,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防汛减灾措施落实,重点采取六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在媒体公布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及行政责任人名单,完善大中型水库、蓄滞洪区、漳卫运河、城市防洪等防洪预案,各县(市、区)根据今年汛期新情况,完善重点中小河流域专项预案,对影响防汛安全的29项重点问题全部限期解决。
严把防洪工程建设质量。对引黄工程、滏阳河通航等重点在建工程,制定跨汛期施工应急度汛方案,明确防汛责任人。加大东部排涝河渠清淤疏浚力度,结合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完成清淤疏浚河渠203公里,整修坑塘16座,增加河渠坑塘调蓄能力1336万立方米,提高了排沥除涝和防洪抗灾能力。
落实防汛物料队伍。落实市级常备防汛物资,包括编织袋30万条、救生衣3.86万件、抢险舟32艘、土工布2.2万平方米等,物资储备总值达700余万元。各县(市、区)落实群众性抢险队伍包括常备队、预备队、打桩班共30余万人,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汛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做好水库防汛准备。落实大中型水库行政责任人名单和联系电话,组织大中型水库闸门启闭设备和备用电源试运行,明确小型水库县、乡、村三级责任人和水库管理责任人,确保汛期通信预警畅通。
严防山洪灾害。对武安、涉县等易受灾害的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加强对尾矿库、河道滞洪区和易受山洪威胁的村庄、学校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落实防范措施,不留死角。目前,总投资970余万元的涉县东枯河山洪沟治理工程主体竣工。
做好防汛通信预警。对通信、测报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对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和防汛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保证汛期不间断运行。对蓄滞洪区超短波电台、手持机等预警反馈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发放蓄滞洪区群众遇洪转移明白卡,对现有视频会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配备全高清大屏幕和会商系统,实现中央、省、市和县级监测预警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