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日),天津市召开财税经济与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15年1月-7月,全市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58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9.7%,比去年同期增长11.6%,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财税运行整体平稳,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实现上半年预算执行目标任务,在助小微、助创业、惠民生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在支持自创区发展方面,财政部门设立10亿元自主创新引导基金,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企业培育、服务体系构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开展市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自主使用、处置和收益全留改革。中关村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政策、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等政策在天津自创区实施。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财政部门建立60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鼓励金融企业放心放胆支持实体经济,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上半年拨付协议存款18.4亿元。
财政部门还设立专项资金3亿元,鼓励大众创新创业。按场地面积分档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财政补助,支持众创空间建设运营。安排1700万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小巨人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做大产业规模,增强发展后劲。落实楼宇经济奖补政策,上半年589座重点商务楼宇实现税收269亿元,增长6%,税收超亿元楼宇62座。
同时,财政部门积极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上半年,累计为企业和居民减税减费33亿元。扩大营改增试点,将交通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纳入试点范围,为8.8万户试点纳税人减税28.9亿元;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减税3.9亿元;取消或免征小微企业房屋登记费等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费0.2亿元。
惠民生方面,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农林水支出550亿元,增长13.6%。(记者 李鸽)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