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擘、建辉、宝琦、润清)今年以来,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易建平,再也不用一边拿着对讲机一边工作了。过去因为医闹现象,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省管优秀专家,每天没有多少时间埋头业务,更多的是手里攥着和门口保安相通的对讲机,疲于应付各种医闹。
为解决医患纠纷,唐山市保监分局牵头成立了由卫生、司法、综治办、中院、公安、民政、财政八部门参加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保调赔防”模式,用市场化、法律化手段处理医疗纠纷,收到较好效果。
“保”是基础,就是由保险公司承保全市医疗机构的医责险业务,发生医疗责任赔案或纠纷后,自动纳入委托第三方保险经纪公司组建的唐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进行调解。
“调”是核心,是独立于行政部门的第三方专业调解机构,由法律、医疗、司法、保险等方面的专家库组成,聘请医疗、法律专业人士处理医疗纠纷,在医患之间架起平等沟通、协商解决的桥梁。
“赔”是保障。由医调委出具调解报告,对医疗纠纷责任、赔偿情况认定,保险公司据此按合同赔偿,最终解决纠纷。
“防”是底线。引入大数据概念,分析大量医疗纠纷案例,撰写调解报告,掌握规律,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提出建议,培训医护人员,提升医疗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唐山市医调委成立一年半来,当初设定的“院内纠纷,院外处理”的目的基本实现,医疗秩序明显好转。2014年至今年上半年,医调委共接到医疗纠纷报案539起,其中还有91起是医疗机构的多年积案,进入调解程序的有382起,已结案362起,调解成功率95%,结案率67%,总赔偿额2210万元。其中,保险期内结案300起,赔款1622.3万元,案均赔款5.4万元,患者诉求4325.8万元,使患方诉求下降了72%;保险期外积案结案62起,赔款588.5万元,案均赔款9.5万元;调解协议履行率100%,平均结案时限56天,赔款到位时限案均6天。
投保后,医疗机构的医疗秩序明显好转,调解机制真正起到了“防火墙”“隔离栏”“缓冲带”的作用。医调委的工作也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一年多来,共收到患者各类锦旗19面。
越来越多的唐山市医疗机构开始认识到医调委的作用和价值,投保单位不断增加。2014年唐山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35家投保了医责险,投保率为64.8%,保费总额为2042万元。今年上半年,应续保的31家医疗机构全部进行了续保,续保率达到100%,另有32家医疗机构新投保。至此,全市参加统保医责险的机构达到64家。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