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天津教育部门获悉,天津要大力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科技园、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学生活动中心等资源,通过改造提升,到2016年底,天津55所高校每所高校至少要建成1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吸引大学生走进众创空间,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创新创业活动。
市教委依据《市科委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经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本市首批高校众创空间名单近日出炉,上榜高校共17家,占到全市高校的三分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首批高校众创空间特点突出,一是场地面积全部超过一千平方米。二是种子基金组建齐备。三是运营服务突出校园特色。据悉,2015年,我市高校毕业生超过15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市要着力发展高校众创空间,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对高校众创空间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设立种子基金,用于收购学生的创新产品,对初创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组建服务专员团队,进驻高校众创空间,提供“一站式”服务。将大学生创业扶持期由3年延至7年。同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弹性学制,允许休学创业等。(记者 邵隽)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