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开 记者张永利)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向社会公开目标承诺;21个县(市、区)在省内明确了对标标杆;129个市直及驻市单位全部明确对标单位……今年以来,邢台市在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开展了“三比一争”活动,通过精心设置活动载体、加强调度和督导,全市党员干部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按照“县市区比好、比快、比强,争进位;市直部门比服务、比风气、比亮点,争贡献”的要求,各级各单位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项目突破、服务民生事项、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等方面,集体研究、审慎确定标杆单位,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分别做出目标承诺。班子集体承诺和党政主要负责人《目标承诺书》统一在市委“三比一争”活动办公室备案,班子其他成员和机关干部《目标承诺书》分别由一把手和主管副职审核把关后,在本单位备案。
同时,各级各单位以目标承诺书中的对标标杆为对标单位,认真开展对标工作,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部门的做法,深刻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改进工作措施,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实现本地本部门更好更快发展。据统计,全市21个县(市、区)分别在省内明确了标杆,威县、清河、宁晋、邢台开发区还同时选取了省外的标杆。在129个市直及驻市单位中,11个对标本地单位、78个对标省内其他市对口单位、16个对标上级对口单位、24个对标省外单位。各级各单位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邀请授课、挂职锻炼等方式,学习借鉴标杆单位的经验做法。目前,各级各单位与标杆单位普遍开展了一次对标。
在“三比一争”活动中,各级各部门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活动载体。新河县实施项目攻坚、民生改善、作风深化活动;任县开展“四明确一承诺”和“星级单位”评比活动;市人社局打造信息化、属地化、园区化活动,确保较真碰硬、务求实效。
活动中,邢台市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督导,通过听汇报、座谈、现场查看等形式,分别对活动启动情况和目标承诺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同时,专门制定了《“三比一争”活动开展情况评分细则》,设立组织机构、填写承诺书、公开承诺事项、召开专题推进会、设定“比、争”目标、设置活动载体、实行对标践诺等评分事项,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排名。
“三比一争”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和敢闯敢试的工作作风,涌现出一批“比、争”典型,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市扶贫办上半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5161万元,同比增长55.6%;市交通运输局争取17.8亿元上级资金助力全市经济发展;邢台供电公司在省公司电网投资13亿元的基础上,又成功争取5亿元投资,用于邢台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市食药监局在全省率先研发并运行“食品生产许可申请网上申报受理系统”,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将受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市工商局推行登记便利、品牌兴企、工商顾问三项机制,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