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至12月底,山西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此次检查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单位和重点环节,排查风险隐患,堵塞安全漏洞,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这是记者30日从省食药监局了解到的。
检查将重点排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排查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锅炉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完善防火、防爆、排风、防毒、毒害物排放,以及废弃物处理、储存运输、消防设施等安全防护措施。同时,省食药监局将按照一定比例对各类企业进行随机抽查,各市局要全面检查重点企业,各县局、乡镇监管站要对辖区内所有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空白。
○链接
食品领域
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坚决取缔不符合生产加工条件或非法生产加工的“黑工厂”“黑作坊”和“黑窝点”。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全面摸底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建立监管档案、实施有效监管。
开展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项整治。以集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食品批发市场、食品综合市场为重点,严厉查处经营来源不明、假冒伪劣、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及篡改生产日期等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健全完善进货查验、查验登记、食品召回、过期食品处理等食品经营管理制度。
开展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学校食堂、旅游景区、车站等就餐人员密集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查处校园周边低价劣质食品,探索建设校园周边放心零食小卖店。加强对人员卫生、原材料、加工流程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指导,防范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开展“一非两超”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涉嫌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加工销售食品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开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专项整治。围绕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减肥、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等功能保健食品,重点整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等问题。
药械领域
开展药品生产经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药包材生产企业的厂房洁净度、物料采供、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管理及质量标准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药品生产企业、制剂室生产质量管理情况;重点整治药品经营企业储运条件不达标、药品购销渠道和票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质量体系规范运行,原辅料及生产设备管理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等问题。重点整治经营企业购进验收和销售记录不完善及无证经营或经营无证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记者 胡丽娜)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