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北京7个大杂院试点改造

来源: 北京晨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昨天,史家胡同居民在胡同新设立的9平方米公共空间赏鸟聊天。作为北京设计周的一部分,史家胡同和内务部街部分院落将进行以旧城保护与更新为基本元素的设计改造。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四合院、小胡同……随着城市化,这些老北京最有特点、最富生活气息的空间面临尴尬境地。如何让居民不离开生长之地,还能让日子更加宜居?昨天,记者从东城区获悉,为了找回过去的“院子里的生活”,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7个规模、条件各异的院落将由设计师针对公共空间进行改善设计,待居民与设计师沟通确定最终方案后,将开工进行改造。年底前,这些院落的居民有望收获新的院内空间。

老旧院子没地方晒被子

“地面不平,走起来特别不方便。”“院子里太小了,连晾被子的地方都没有。”“我喜欢种花、养鸽子,要是有更多的地方放花盆就更好了。”在灯草胡同66号院里居住的居民,说起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虽然有着种种不便,但语气中仍带着“敝帚自珍”的爱惜。像这样的大杂院,在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还有很多。如何让居民既不离开住地,又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享受院落的舒适宜居,甚至能在小小胡同中享受到孩子游戏、老人聊天的安逸?这一直是摆在老城区“拆”与“建”之间的难题。

多家设计单位参与

老院子的宜居难题,有望被一个自下而上、由居民自发成立的胡同保护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解决。记者了解到,这个协会已经选取了位于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7个规模、条件各异的院落,由多家设计单位针对院落空间开展居民参与的改善设计,试图用低影响的设计手段挑战解决安全便利、环境美化、居民交往、文化展示、杂物存放等五大实际问题,营造舒适、安全、实用、美观、有韵味的院落公共环境。

朝阳门街道辖区内的每个社区推荐2个院落共14个,多是比较破败,平时居民反映需要改善的问题较多的院落。之后再由院子内的居民自己决定是否要接受改造,最终确定了史家胡同5号、内务部街34号、本司胡同48号、演乐胡同83号、灯草胡同66号、礼士胡同125号、前拐棒胡同4号七个院落接受改造。

小空间大作用

“以人体工程学尺度加上模数单元,三种模数配合红、黄、蓝三种鲜亮的颜色,来进行院落内部的储物空间重新改造,三种模数可以基本涵盖院落中的所有储物形式和功能。”设计师的理念听起来虽然有些复杂,但在昨天史家博物馆的展览中,这个项目的展板让居民一目了然。一个个小格子,配以细钢筋插接,不同的组合如同“搭积木”一般,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搭”出储物柜、花架、花圃甚至放自行车,相同的规格、不同的搭建方法,看起来既有个性又整体统一。

胡同的空间如何利用也是居民所关心的。在史家胡同里,北京晨报记者就看到了一个“9平方米9种公共空间”。9平方米,这样一个“小一居”的面积,在设计师的设计之下,有了座椅、方桌、挂鸟笼的架子,居民和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游戏、聊天、娱乐,还能利用长条凳成为“柜台”,进行旧物交换。可谓是“麻雀小,五脏全。”

9月26日,在史家胡同博物馆还将开展“咱们的院子”居民参与设计工作营,到时居民对于院子的改造有什么新想法、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居民可以和设计师进行面对面沟通。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表示,改造计划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完工,“由政府提供资金开工改造,让设计方案落到实处。”

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