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余荣华)今年是著名文学家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位于北京东部通州区的张家湾镇今天宣布,将于10月8日至10日,联合中国红楼梦学会、北京曹雪芹学会,举办“北京·通州·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学术研讨会。
张家湾镇位于通州区中心腹地,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镇域内水系交错,路网发达,是北京著名的十大古镇之一,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悠久的历史为张家湾留下众多文物古迹,包括修建于明代的通运桥、矗立于萧太后河畔的古城墙、历经500年风雨的老槐树、京杭大运河故道遗址等。
1992年,张家湾发现“曹雪芹墓葬刻石”,红学界围绕墓石展开了激烈辩论,也使张家湾与曹雪芹及曹家的关系成为学界热点。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曹家曾在张家湾有典地600亩、当铺一所,曹家大坟也在张家湾。近年来,张家湾已建成曹雪芹巨型塑像、归梦亭等“红学”相关景观。
张家湾镇镇长阳波介绍,“曹雪芹与张家湾”红学研讨会将围绕“读‘红’会心谈”、“曹雪芹与张家湾”两大主题,由近40位红学界专家学者阐述研究成果,形成学术论文,促进红学文化发展,同时也希望进一步揭示曹雪芹和《红楼梦》与张家湾的历史迷题。
阳波介绍,张家湾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下一步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包括深入挖掘红学文化,依托已建成的红学“文象”景观,深挖古镇“文脉”,以打造“中国红学文化之乡”,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