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和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率领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走进包头市固阳县万胜新村便民超市,询问超市店主康国保超市的经营状况。
达茂旗南圪村,这座破旧不堪的小村落即将成为历史。不远处建起的古勒畔移民新村,为原南圪村村民圆了“幸福梦”。正在拆除中的南圪村为我们记录了“旧貌”:家徒四壁、顶无片瓦的土坯房在秋日的寒风中几欲倒掉;村中的土路年久失修,已经长满了荒草;村口的旱水井已经变得污秽不堪,里面的井水早已不能直接饮用——眼前的这一切与不远处新建起有着白墙灰瓦新房、整洁宽敞街道的移民新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村民李银根说,这些土房都好多年了,有些都成了危房,路也土得走不成。井里的水只能用来浇地,人都不能喝。“不过,我们马上要搬新家了!”他指着新村高兴地对观摩检查组一行说:“看,这就是我们的新家。”据悉,根据达茂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安排,南圪村已开始拆迁安置,10月末 ,村民们就将搬入古勒畔“新家园”。
包头市是一座以钢铁、稀土闻名的工业城市,城市化率达82%,乡村人口不足50万,如何让落后地区的农牧民也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包头因势而动,步履坚定。包头市所辖九个旗县区和一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有行政村638个、自然村2244个,农牧业人口49.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4万人。土路泥房、缺水少电、通讯不畅,是昔日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固阳县边前壕村的村支部书记秦贵虎也在为“旧貌换新颜”东奔西走:“我们这个村子有83家土坯房,我们整村就地改造,明年这个时候就可以住进新房了,这是大伙盼了几十年的美梦啊,我这个村干部一定要做好群众工作,带动大伙的积极性。”秦贵虎踌躇满志。
立足实际,广泛发动群众,才能把好事办好。包头市各旗县区结合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农牧民意愿,分类指导,“十个全覆盖”工程各具特色。其中,达茂旗推出集中新建、合并改造、原地整治、撤除撤并等村庄改造;土右旗确定了地域特色型、产业带动型、新村建设型、整村改造型等建设类型;固阳县“十个全覆盖”加大旧村改造和危旧房新建力度,推行新村建设型和旧村整治型模式;昆区、青山区、东河区结合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和发展城郊型及都市观光农业,打造高标准中心集镇和农村牧区。
九原区乌兰计一村的李成仁对“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大变化有着同样的感受:“过去这个村穷,大伙哪敢想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就拿现在这个文化广场来说,过去这里是个垃圾堆,别提有多脏了,现在改造成了广场。现在咱们庄户人不仅住进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还有有了活动、健身的地方。”看到整洁的新村庄,李成仁和乡亲们表示“一定要维护好,保持好。”
据介绍,包头市把延伸管理作为巩固“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果的重要环节,探索村容村貌和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监管机制。注重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使村庄新貌和文明新风相得益彰。
为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利实施,包头市多措并举,计划三年时间总投资110亿元。2014年以来,包头市已累计投资48亿元,完成592个嘎查村建设任务,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7022户,建设饮水安全工程167处、村村通公路1674.39公里、文化活动室226个、标准化卫生室209个、便民超市274个,受益人口41.5万,占全市农牧民总人口的83%。昔日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过去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水电通向了农家,通讯联通了四方,新农村新牧区的幸福图景正在呈现。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