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民心工程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加快推进,截至9月底,50个子项中12个子项已经落实,其余38个子项正在按计划进行。
已完成的12个子项主要包括:中心城区散片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完成846个小区,12.2万户居民直接受益;从今年4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680元、每小时9.7元,调整为每月1850元、每小时10.6元;扶持3000户低收入农户建立长期有效的增收渠道;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至245元,每人每月增加25元,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调整至95元、105元、115元,每人每月增加1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670元,人均增加150元;城镇女职工分娩、剖腹产医疗费的定额支付标准统一提高到3800元,提高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水平,按照城镇职工待遇的60%确定;7月1日起,本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由840元、880元调整为920元、960元,月均增加80元,惠及11万名失业人员;帮扶单亲困难母亲家庭1.66万个;对具有本市户籍、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公办学校高中阶段(包括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在和平区、河西区等建设10个医疗联合体,实现市级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医学影像诊断互传共用;启动医养结合试点,在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对收治患者进行24小时护理;购置更新机扫车和洗路车1019部,中心城区可机扫道路实现机扫水洗全覆盖。(记者 马明)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