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路 通讯员张静、李雪)连日来,每当夜幕降临,武邑县新时代广场上总是彩灯闪烁、乐声飞扬,以“武邑风尚”“广场舞大赛”“有才你就来”等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表演陆续开场,成为民间文化活动进县城展演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充分挖掘武邑文化底蕴,打造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艺术欣赏的平台,武邑县全力扶持群众性文化团体,最大限度地整合本地资源,精心构筑三道“文化风景”,即县城广场“文化街景”、魅力小镇“文化靓景”、美丽乡村“文化盆景”,把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基层百姓文化活动当作一道道风景,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该县通过主题晚会、纳凉晚会、民间文艺调演等形式,把各乡镇的特色文化带进县城,每逢重大节日举办一场具有本土特色的演出,节目涉及传统戏曲、民乐器乐、现代歌舞等,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街景”。与此同时,该县统筹布局县、乡、村三级“文化风景”设施网络,完善提升教育培训、展示展演、互动体验等多重功能,构建城乡半小时“文化服务圈”,打造城乡一体“文化风景线”。县城以文化馆、图书馆为核心,城镇、乡村以综合文化中心为依托,促进设施完善、网络延伸、内容拓展、功能提升和效益发挥,确保无边界、无缝隙、无盲点。
在此基础上,该县结合魅力小镇建设,大力培育“文化靓景”。该县清凉店镇从今年2月“文化靓景”活动启动后,红歌团扇舞、广场秧歌舞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赵桥镇的京剧大赛连年开赛;龙店乡的哈哈腔剧团定时演出。如今在该县每个乡镇,每周都有不同主题的文艺演出,像“孝敬公廉”主旨文化活动、唱响“孝之声”好声音等文化活动受到老百姓的追捧。
此外,该县还将美丽乡村作为“文化盆景”来规划实施。该县何庄村就是一个典型,该村除了“爱心文化服务站”主打品牌外,还积极打造益智康乐苑、爱心聊天室、民俗文化展览,利用村民活动中心举办乡土文化艺术展、农民书画展、抗战胜利图片故事会,让观众们不仅饱了眼福,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通过城乡一体化的‘文化风景线’,让原先分布散、小,不具规模且未形成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更具灵动性和长效性,将散落于乡村的传统文化形态引进城,把城里的优秀产品及时送进村,让群众无论在乡村还是县城,都能看到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动态化。”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铭如是说。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