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松柏戴帽,流青叠翠。山腰苹果、桃、石榴等林果带缠绕,郁郁葱葱。山脚下是新建的万亩核桃种植园、6万头瘦肉型猪养殖园、生态观光旅游园,集生态、立体、循环经济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初具规模。10月16日,记者在武安市智寿源林牧有限公司了解到,这家公司共承包荒山3.5万亩,租赁土地1.5万亩,目前已投资1.5亿元。
“这是近几年我们通过政策引导,激活民营资金,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以林地流转的方式承包绿化荒山,进行规模化造林和综合开发的一个缩影。”邯郸市林业局局长冯树民介绍。
邯郸市把植树造林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一项举措,连续三年开展“绿美邯郸”攻坚行动,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深化林权改革,创新造林机制,实现了“政府得绿,群众得利,企业得效益”的多赢局面。
荒山荒地绿化,推广大户承包模式,通过完善林地流转吸引社会资金。除公益林和退耕还林之外,对全市280万亩荒山全部确权,让民营企业家承包开发荒山和租赁周边土地同步进行,实施山上、山腰、山脚立体式,林、农、牧多元化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打造生态庄园经济。峰峰矿区众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亿元,对5万亩荒山进行规模治理和区域开发。规划建设了苗木科研培育、畜禽良种繁育、草本中药种植、休闲旅游度假、民俗文化体验等五大功能示范区。
平原区荒地绿化和通道绿化,采取“政企合作,互利双赢”模式。先由政府返租农民手中的土地,然后再承包给有实力的营林公司或营林大户,由公司和大户按照规划要求,统一进行以林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农田林网建设,推行“田路分家,返租倒包”模式。先对路、林、田分别进行确权,再按照“一路两沟四行树”的要求绿化,最后将树木承包给个人,颁发林权证,3年一轮伐,收益归承包人所有。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林田争地矛盾,还落实了树木管护责任,保证了绿化收益,同时向发展苗木基地、林果基地延伸,形成经济林为辅的绿化带,实现了农村道路绿化美化与农田林网建设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有机结合。邱县采用这种模式累计整修道路341公里,植树70万株。
灵活运用市场激励机制,用政策催生社会造林热潮。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户造林,将企业大户参与荒山绿化情况纳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指标,出资人对所绿化荒山有冠名权。统筹整合中央和地方林业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贷款贴息等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的方式,对规模造林企业进行扶持。
3年来,该市涌现千亩以上造林大户271个,累计造林2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10%以上。(记者白增安)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