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10月23日电 (记者 刘家宇)全球矿业持续低迷,矿产品价格断崖下跌,矿业“前途未卜”之际,中国矿业“走出去”的呼声不绝于耳。此时,“中国矿企跨境投资到底将迎‘亏本’还是‘机遇’?”
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分论坛上,关于上述问题的现场投票,8位嘉宾中的7位给出肯定答案。
然而,全球多个矿种进入“亏本时代”,中国矿业在海外控股企业平均下跌幅度达到80%却已成为事实。
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德总结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失败”的三个原因。“时机把握出现偏差。”中国大多数矿企业都是在2007年至2012年走到国外的,当时正值全球经济进入崩溃边缘,就如股市一样买在了高点,致使退市企业层出不穷,市值上涨企业寥寥无几。此外,由于对投资环境缺乏认真调研而形成目标选择错误、价值判断失误也是造成境外矿业投资大面积失败的重要原因。
矿业长周期的特点使得投资决策变得异常艰难,出席本届矿业大会的嘉宾却普遍认为,当前经济下行调整并不意味失去矿业商机。
北京矿业地质研究院院长王京彬认为当前国际矿产品价格低迷,是绝佳的海外投资机会。“但这项投资有点像采摘荆棘从中的鲜花,可以摘到花,也可能扎到刺,适当风险管控很重要。”
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刘益康则从一个“失之交臂”的矿业案例谈起:2002年全球矿业不景气,蒙古OYU铜矿邀请中国公司投资,没有一家愿意出手,3年后矿业复苏,中国企业痛失机会。刘益康认为,境外投资矿业失利,与投资环境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如何应对不同风险。
“矿业企业走出去与其他企业一样,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高级副总裁、高级基金经理李山泉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在他看来民营企业与混合所有制在海外优势更大。
在矿业大会上,丝路基金副总经理司欣波谈及当前矿业发展趋势特征时指出,当前行业低迷伴随着监管的宽松化,正在促使国际矿业领域并购和重组活跃。大型国际矿业企业更多使用资产并购和重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矿业并购交易23宗,二季度为35宗。
记者从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了解到,由于看好国际矿业形式,中国企业也开始为“抄底”筹备。矿业大会期间,北京国际矿业城、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加拿大Sprott集团、山东招金集团等中外矿业巨头签属并设立了国际矿业价值发现基金、矿业短融基金和海外资源并购基金等3支海外矿业并购基金,多种形式为中国矿企海外并购提供支持,展现了中国矿企“走出去”的信心。
以“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23日在天津闭幕,会议共吸引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矿业企业代表,共计8000余人参会参展。(完)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