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企业报道 > 正文

玻璃巨头华尔润倒下内幕:产能过剩还扩张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玻璃巨头华尔润倒下内幕:产能过剩还扩张17条生产线需环保改造

◎每经记者 胡飞军 黄晟 摄影报道

玻璃巨头华尔润突然倒下,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使得一些业内人士惊讶不已。其实,看似突然的背后是有诸多原因的。其中,盲目扩展的战略、市场需求的萎缩、生产管理的不善等,都是压倒华尔润的稻草。

事实上,通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查、采访,发现不仅仅是华尔润,业内的其他企业日子也不太好过。在行业寒冬下,虽然企业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力求解困,但业内人士却认为,一些公司必然要面临洗牌出局,行业调整才刚刚开始。

玻璃巨头突然倒下,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10月20日,玻璃巨头华尔润玻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尔润)全线停产清算,解雇全部员工的消息,令业界唏嘘不已。而在2014年之前,以产能规模计,华尔润是中国排名前十的玻璃巨头。

为此,记者赴华尔润总部进行调查,并采访多位行业内人士,发现华尔润倒下,是因为其在产能过剩之下逆市大扩张,在市场萎缩之下,陷入困境;加之环保违规严重,改造成本已是不可承受之重。

对于华尔润集团的相关情况,张家港市相关部门及华尔润集团所在的锦丰镇镇政府均未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记者还就此拨打华尔润集团原董事长陈惠南及几位高管的电话,但对方均未接听。

总资产达90多亿元

资料显示,总部在江苏张家港的华尔润是国内大型浮法玻璃企业,员工约8000多人,总资产达90多亿元,拥有20条浮法生产线。华尔润官网介绍,自1997年以来,华尔润已连续13年保持全国玻璃行业产销量第一,2010年平板玻璃生产规模名列全球第五。

“我们也不知道企业为何一下子停产了,停产时间是10月20日,停产前一天(10月19日)晚上还在正常上班,第二天早上却不让员工进厂区了,说公司正式停产了,大伙儿一下子都懵了。”来自苏北的员工张华(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10月25日下午,记者赶到华尔润所在地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建设路,从大门前望去,厂区占地近千亩左右,生产车间是十几座长方体厂房。厂区内随处可见“建成一流的玻璃产业集团”的标语。记者走进多个生产车间,偌大的生产车间空无一人,几个生产车间的生产设备还未完全搬走,大部分生产车间已清理干净,看不出生产迹象。

“这么大的集团说倒下就倒下了,真是可惜。这个企业辉煌的时候产品销售非常火,几乎供不应求。但近几年不知道怎么回事,说不行就不行了。”一位车间保洁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在厂区外,几位前往厂区的员工告诉记者,厂区内的一些机器设备和办公用品在10月20日通知停工后不久就被拖走了。

随后,记者走到华尔润员工宿舍3号楼。有几位还在宿舍的员工向记者表示,“公司停产前就有些混乱了,经常有些企业来要债,公司突然停产,跟自身管理决策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2008年效益很好的时候,公司开始盲目发展扩张,加速了企业的死亡。”

逆市盲目扩张成包袱

“尽管之前就有不少传言,但真的没有想到华尔润会倒下,现在市场上还有华尔润商标的货,有些可惜,华尔润产品价格卖得不高,前期扩张又太快了,贷款太多,后面遇到市场环境变差。”长期跟踪玻璃行业的生意社分析师张琼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华尔润官网披露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显示,“扩张”是主基调。规划指出,要在巨野、迁安、张家港新建及改造15条优质平板玻璃生产线,增强环渤海地区(山东基地)、长三角(张家港)、珠三角(江门基地)优质浮法原片供应能力;此外,还要在我国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布局较薄弱的西南地区完成战略布点,扩张范围辐射华东、华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

张琼分析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受房地产行业需求萎缩影响,全行业大面积亏损一度使得玻璃新增产能受到抑制,“在2013年后,玻璃价格俯冲下跌,跌幅达到30%。华尔润产品价格低,定位为房地产中的中低端,品牌附加值低,最终吞食了盲目扩张的恶果。”

实际上,早在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就将平板玻璃列为6大产能过剩的行业之一,要求严格控制新增平板玻璃产能,淘汰落后布局。但在玻璃行业产能过剩之下,华尔润在2011年之后仍然大幅扩张。“由于管理不善,华尔润这些扩张的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可以说是失败的。”沙河玻璃网分析师宋丹丽对记者表示,“在市场环境变差之后,巨大的公司规模、庞大的员工数量、旗下众多的子公司在这时候成为了华尔润改善经营、产业升级背负不起的包袱。”“市场规律不可逃避,不断增加的产能和持续下滑的房地产市场,玻璃企业境遇随之逆转,像华尔润这样大肆扩张的企业将直接面对利润收缩的现实。”易玻商城执行董事朱杰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高成本、低需求使得企业求生愈加艰难。

朱杰涛称,华尔润在行业开始下滑阶段未及时调整产能部署,依旧以产量求生存,在过剩、清退产能的阶段,以弱势背景支持庞大的集团运转,无疑负担重重。对比其他大型企业来看,华尔润自身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依赖性强,直接导致在产业洗牌中首当其冲,传统销售模式使得资金无法回笼,一旦遭遇行业寒冬,就无以为继。

17条生产线长期超标排放

事实上,除了逆市盲目扩张、管理不善等问题之外,环保问题或成华尔润倒下的导火索。

6月23日,环保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4年脱硫脱硝设施存在突出问题企业予以处罚的公告》称,江苏华尔润集团旗下的华尔润等5家玻璃生产企业,共18条平板玻璃生产线。经核查核实,仅1条生产线建成脱硝设施,其他均未建成,氮氧化物长期超标排放。

为了达到环保部门的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上马运行新的脱硝脱硫环保装置,“预计每吨玻璃产品较之前至少增加60元左右的环保成本,这在玻璃价格低迷之下,进一步压缩利润。”卓创资讯分析师苗云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张琼说,对于长期超标排放的17条生产线加装环保装置将是一大笔成本开支,陷入资金困难的华尔润很难拿出多余的资金。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