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蒙古频道从包头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包头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公示。规划区域内的环境权益相关单位、专家及公众,可向建设单位及环评机构提供环境保护相关意见与建议。
《报告》分析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规划调整,为规划部门提供依据,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规划2022年完成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
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包头市远景(2050年)规划线网由6条线路构成,线网总长度182.5公里。《包头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2年)》是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建设规划包括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度42.1km。
1号线西起昆青城区西北部包钢站,沿昆河中桥和钢铁大街走廊向东敷设;然后进入建设路走廊继续向东,再转入东南方向向青山区和老城区延伸,在豪德贸易广场进入巴彦塔拉大街通道;在南门外大街向南至包头东站,在机场路向西至机场站。线路全长27.8km,其中地下线长24.7km,地面线长2.7km,敞口段0.4km。设22 座车站,其中21座地下站,1座地面站,换乘站7座。平均站间距1303m,最大站间距3476m,为青山区政府~会展中心区间;最小站间距775m,为民族西路~阿尔丁广场区间。
2号线一期南起沼潭南站,沿沼潭南路通道向北,下穿火车站后转入阿尔丁大街通道,再进入昆北路通道;在北沙梁路站北,线路沿北环线南侧规划路向东敷设,上跨民族路立交,至北环线新贤城站。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4.3km,地下线10.1km,敞口段0.3km,高架线3.9km;设11座车站,8座地下站,3座高架站,换乘站4座。最大站间距为2085m,位于北沙梁路~新贤城站区间;最小站间距为886m,位于富林路~友谊广场区间,平均站间距1350m,设车辆段一座,主变电站二座。
对环境敏感区建议实施优化施工方案
据新华网内蒙古频道了解,包头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2050年)范围为包头市中心城区,总面积955平方公里,其中涉及包头市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以及医疗、文教和居住区等。对此,《报告》提出优化施工方案,对于景观保护、水源地保护、污染控制等制定了详细措施。
环评机构表示,明确了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将为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环评提供技术指南,同时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
据悉,《环境影响报告书》初步认定,包头市轨道交通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与包头市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规划拟定的建设规模、总体布局等较合理。本次包头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保护和环境规划的角度,包头市轨道交通规划可行。(曹桢)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