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宋平 田建辉
本报记者 王雪威
当深秋清晨的阳光照射在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古猿人雕塑上时,白惠元早已在遗址挖掘现场开始工作了……作为阳原县土生土长的农民考古技工,虽然还不到30岁,可他干这一行已有十几年了。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这一职业时,白惠元说:“就是喜欢这个,放不下。”
的确,这片尘封了上百万年的土地,如今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和期盼——考古工作者想要发现更新的成果,周边群众想要脱贫致富,而当地党委、政府则想得更远:要将“泥河湾”打造成国际品牌、推向世界。
发掘:不曾停歇的脚步
“泥河湾遗址群作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源头,以其文化遗迹众多、文化序列完整、文化连续性强的特性,历来是国内外考古界向往的圣地。从发现至今,先后有70个国家的1100多名专家学者到泥河湾进行过科研考古。”阳原县副县长、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莉说。
尤其是近年来,泥河湾考古得到了国家、省、市的关注和大力支持。2012年,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获省科技厅立项批准。项目共确定旧石器专题调查与发掘、地质和环境研究三个课题11个专题。2013年,《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工作计划(2013—2017)》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泥河湾2014年工作汇报会在石家庄召开,会上签订的泥河湾科考工作合作研究协议,进一步提高了泥河湾的研究水平。
而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遗址遗迹被发现。仅今年上半年,泥河湾考古发掘就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在油房遗址新发现的石制品,为研究石叶技术及勒瓦娄哇技术提供了新材料;在九头鸟沟发现的泥河湾层顶部3个文化层,对研究泥河湾古湖的消亡及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在周家山东部洞穴,发现了人类活动遗物;新发现的草原猛犸象化石,是世界上最完好的早期草原猛犸象幼年个体化石;在大黑沟出土的板齿犀牙齿化石,是迄今在泥河湾盆地首次发现的完整材料。
带动:不期而遇的收获
6月12日,阳原县举行了泥河湾研究中心奠基仪式,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并进行部分装修,成为科研考古的重要平台。而泥河湾研究中心,只是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项建设内容。总投资7000万元的游客服务中心,将重点建设科普文化广场、观景平台和地球生命轴线等,集中展示体验旧石器文化,现已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投资5609万元的马圈沟遗址博物馆,现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主要包括遗迹展示区、场景复原区、发掘工作区、考古体验区等五个板块。
泥河湾考古遗址群的作用,绝不仅限于考古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貌改善、旅游产业发展……这些看似与考古毫无关联的工作,在泥河湾的带动和辐射下,呈现出全新景象。
据阳原县文广新局副局长赵永胜介绍,近年来,阳原县投资1.2亿元,拓宽修建了通往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30.2公里的旅游道路;投资5000万元,绿化整治了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周边荒山、道路和边坡等,新增绿化面积3000多亩;投资850万元,建设完成了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引水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遗址公园建设、绿化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
同时,阳原举全县之力,打造泥河湾文化产业项目,实现了鉴赏远古文化和体验生态休闲的联姻。依托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加速打造环京津休闲产业带的核心节点,依托3万年前的古水温泉——“北魏官塘”古温泉的优质温水资源,加快实施总投资30亿元的泥河湾温泉休闲度假苑项目,打造“京东四季天然水上乐园”。据统计,近三年来,到泥河湾参观的游客从2012年的3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10万人次。
品牌:不可或缺的元素
“‘泥河湾’怎么宣传都不为过!”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谢飞如是说。而在阳原决策者的头脑中,早已给“泥河湾”赋予了新的内涵——泥河湾不仅是科考的圣地,更是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阳原县以“科考为支撑、建园为载体、宣传为桥梁”,统筹推进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工作,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泥河湾文化品牌。他们多次邀请国家级媒体到泥河湾参观采访,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20多家国家级主要媒体,先后刊播了泥河湾文化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2014年制作完成了5集纪录片《泥河湾》在央视9套播放,今年又进行了重播。2013年举办的“寻梦泥河湾 探访东方人类故乡”大型公众考古活动,以及今年6月举办的“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引发众多国内媒体关注。该县还举办了泥河湾保护与发展专家座谈会、“泥河湾杯”石器制作大赛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展示泥河湾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扩大了泥河湾文化在普通群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如今,在京张携手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历史机遇昭示下,阳原县正努力用泥河湾的文化软实力,为冬奥会铸就起硬支撑。“在世界古人类重要起源地所在城市张家口举办冬奥会,势必会加速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工作进程,加快‘泥河湾’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孙莉说,下一步,该县将制作高清纪录片《神秘的泥河湾人》,讲述泥河湾地质地貌形成、泥河湾人的最初印象、狩猎和精神生活;编印适合大众阅读的旧石器科普画册;在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还将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努力让泥河湾走向世界,让世界拥有泥河湾。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