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新旧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消费增长稳健,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综合看,经济总体处于底部企稳状态的态势已经基本确立,但保持平稳增长的基础仍然需要巩固,稳增长的政策仍需抓紧落实
近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0月份制造业PMI虽处于荣枯线以下,但与上月持平;非制造业PMI持续处于扩张区间。
过半数行业PMI高于50%
今年1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从上年12月份的50.1直接跌穿荣枯线,滑落至49.8。随后,PMI持续回升,6月份升至50.2,但7月、8月份由升转降,8月份跌至49.7。9月份,PMI回升至49.8,10月份继续保持在49.8的水平。
总的来看,PMI虽仍然处于荣枯线下方,但平稳的走势表明制造业已经呈现出了企稳态势,也进一步说明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都在有序地推进,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的大势并没有变化。
从主要分项指标看,10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2%,比上月微跌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既处于平稳扩张区间,又承受着一定的收缩压力。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多数制造业企业维持正常开工水平,过半数行业PMI指数保持在50%以上。
其中,汽车制造业回升明显,升幅超过5个百分点,PMI指数在调查的行业中处在领先水平;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回升突出,升幅近7个百分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市场回升;高技术产业保持蓬勃发展势头,PMI指数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近5个百分点。消费品行业保持较快发展,PMI指数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平稳,PMI指数略高于50%。
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格局,新动力虽然在加速孕育,但其蓄积力量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而原有的增长动力正在减弱,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些旧动力正在经历经济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阵痛,对制造业的增长形成制约。
制造业PMI回升可期
10月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8%,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持续处于临界点下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回落。这虽然表明制造业生产当前仍承受一定的收缩压力,但也反映出当前我国结构调整在稳步推进。而随着信息化投资改造的加快,企业的用工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人海战术”转向对专业型技术工人的需求。
从市场需求看,10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0.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且站在荣枯线。这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改善,将为制造业的回升提供市场空间。
从未来预期看,10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为52.5%。自今年以来,这一指标除1月份为48.7%外,均处于扩张区间,表明企业家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这也说明当前经济活跃度有向好势头;从生产活动的前端环节来看,企业原材料库存持续消化,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4个月下降,10月处在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企业采购量指数有所回升,表明企业有回补原材料库存的迹象,预计年底企业生产活动保持平稳。
抓紧落实稳增长措施
目前,制造业存在的压力不容忽视。如10月份新出口订单为47.4%,比9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出口的压力仍然比较大。三季度我国的对外出口下降5.6%,降幅比二季度扩大了2.6个百分点。再如,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4.4%,持续处于荣枯线以下,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输入性通缩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视。
另外,10月份,非制造业PMI为53.1,比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低,但仍持续位于扩张区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说,房地产业、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用电量近三个月来出现持续下滑,表明在经济整体下行、前景预期不明朗的背景下,居民消费和投资意愿终将受到一定约束,第三产业的表现很难显著超脱大势。
综合来看,我国已经进入新旧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消费增长稳健,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加之新动力的成长,中国改革继续推进,创新步伐加快,支撑力和新动力交织在一起,会对冲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当前,仍须进一步抓紧落实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确保今年经济走势完美收官,为明年经济奠定稳定基础。
从财政政策来看,大量基础设施投资来源正由过去的政府直接投资转向以PPP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但社会资本进入迟缓导致对基建相关产业提振不足,特别是煤炭、钢铁、水泥等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临近年底,财政政策应加快效果落地。(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