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内蒙古:秋粮收购开始 农民不要再“惜售”

来源: 人民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9日电(富丽娟) 近期,“秋收”时节刚刚结束,对于内蒙古地区广大玉米种植大户来说,他们并不急于出售,而是为储存玉米做准备。面对下滑的粮价,农民们对粮价的高预期却丝毫不减。针对玉米“惜售”的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副局长王斯琴指出:“国家确定的收购政策不会有变动,为防止天气及储藏不当引起霉变,要抓紧时间卖,不要再惜售。”

据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星升介绍,今年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政策在去年的基础上有适当调整,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收购价格进行了调整。玉米收购价格比上年每市斤降低0.13元,即国标三等玉米每市斤1元,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统一收购价,没有地区差。二是启动收购的时间提前。临时存储玉米收购启动时间为11月1日,比去年提前24天;玉米收购结束时间为2016年4月30日,与去年一致。三是质量标准要求更加严格(霉变不超过2%)。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粮食一律不得进入国家政策性粮食库存。玉米色变粒按不完善粒归属。四是在中储粮受国家委托作为政策执行主体,中粮、中纺集团作为补充力量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中航工业集团独立向农业发展银行承贷收购。

据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信息中心调研预测,今年内蒙古地区粮食产量预计为2778.5万吨,比上年增加25.5万吨,增幅0.93%。其中玉米2251万吨,比去年增加65万吨,增幅2.97%;玉米是内蒙古地区的主要粮食品种,东四盟市玉米产量约占全区玉米总产量的78%左右,今年东四盟市玉米产量有增有减,预计通辽646万吨,增幅3%;赤峰431万吨,增幅3%;兴安盟357万吨,增幅2%;呼伦贝尔318万吨,减幅-16%。

近年来,中央及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促进粮食连年增产,为经济社会大局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受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替代产品进口冲击等因素影响,粮食市场消费需求疲软,玉米下游产业持续低迷,阶段性供大于求现象比较突出,玉米价格倒挂现象严重。11月5日,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1790元/吨,河北石家庄收购价格1860元/吨。南方销区价格成都到站价格2040-2060元/吨,进口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605元/吨,远远低于国家临储玉米挂牌价格。在高收购量、高收购价格影响下,形成进口玉米入市、国产玉米入库的情况,东北主产区出现了收不完,储不下,销不掉,财政压力大的现象。因此,今年国家对收储政策进行全面的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粮食产业链企业的经营压力,积极稳妥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