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铜铝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来源: 国际商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10种有色金属产量将超过5100万吨。从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由于原有的支撑产业发展的因素削弱或消失,新的支撑因素尚在形成之中,有色金属市场的调整还将持续一两年时间。这将对有色金属价格、企业经济效益及固定资产投资回升造成较大压力。

11月中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的铜产业景气指数显示,铜产业10月景气指数为22.59,较9月下降0.87个点;先行合成指数为85.13,较9月下降1.08个点;一致合成指数为65.43,较9月下降0.04个点。另据发布的信息显示,中色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为20.81,先行合成指数为66.43,一致合成指数为69.80。铜铝产业景气指数监测结果显示,铜产业景气指数在“偏冷”区间延续了回落走势,且行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铝冶炼行业景气度仍处于“偏冷”区间,10月份微幅回升0.22点。总体来看,铜铝冶炼行业跌势减缓,仍呈低位震荡的趋势,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铜铝产业景气指数不断“偏冷”

铜产业景气指数显示,从2014年10月份开始景气指数连续下跌,10月份景气指数为22.59,不断向“偏冷”区间下沿逼近。在构成中色铜产业景气指数的9个指标中,进口量指数、房屋销售面积位于“正常区间”;LME铜结算价、M2、总产量、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位于“偏冷”区间;投资总额、电力电缆指标位于“过冷”区间。

此外,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也显示,2015年以来,景气指数始终维持在“偏冷”区间,自二季度起持续回落,10月份景气指数降至20.81,且降幅不断扩大,已临近“偏冷”区间下沿。尽管一些指标出现企稳迹象,但行业仍难以摆脱低位徘徊的局面。在构成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的10个指标中,有3个指标处于“正常”区间,分别是电解铝产量、氧化铝产量、商品房销售面积;其他7个指标处于“偏冷”区间,分别是LME铝结算价、M2、铝冶炼投资总额、发电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铝材出口总量。

铜铝产业先行合成指数持续下跌

数据显示,10月铜产业先行合成指数为85.13,较上月下降1.08个点,先行合成指数连续下跌,而且跌幅略有增加,可见未来几个月中国铜产业景气度仍然没有转好迹象。在构成中色铜产业先行合成指数的6个指标中,3个指标同比上涨,分别是M2、进口量指数和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增幅分别为13.83%、5.5%和15.53%;LME铜结算价、投资总额和电力电缆出现负增长,同比降幅为-27.62%、-12.42%和-8.81%。

自年初以来,铝冶炼产业先行合成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尽管2015年10月较上月微幅回升0.22至66.43,但主要构成指标表现低迷,回升动力仍不足,难言触底转暖,铝冶炼行业仍处于低位运行。构成铝冶炼行业先行合成指数的5个指标呈现“三升二降”走势。同比回升的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3.53%、发电量同比增长2.31%、M2同比增长13.83%。同比下降的是:LME铝结算价同比下降23.75%、铝冶炼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7.9%。从指标变化趋势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发电量的环比增幅均有所下降,而LME铝结算价的环比降幅有所扩大,铝冶炼行业运行环境及走势仍不乐观。

铜产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在国内外市场铜价低位震荡的影响下,中国铜精矿产量和采选业利润均出现明显负增长;铜冶炼企业虽然受益于加工费提升,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铜价剧烈震荡,使其生产和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利润同比大幅下滑。铜加工企业,由于产能过剩,生产资金严重不足,企业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较弱。并且加工企业两极分化明显,大企业不断挤占小企业份额。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但结构有所优化。除铜精矿进口量增加外,精炼铜及其他铜产品进口量均减少。下游行业铜需求疲软。主要终端用铜产业的产量延续了下滑的趋势,其中电力电缆产量、空调产量下降。仅国家电网投资出现加速投资迹象。总体来看,大部分铜消费行业仍处于低谷,短期内铜需求仍难有起色。预计四季度中国铜行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担忧情绪持续的综合影响,对铜价回升造成不小压力。

铝冶炼行业深层次矛盾犹存

鉴于制约回升的深层次矛盾犹存,预计短期内铝冶炼行业景气度难以摆脱低迷态势,内部分化现象仍将存在。

首先,受宏观经济影响,铝冶炼行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购置面积、汽车等铝消费的主要领域仍处于降速区间,整体表现仍以去库存为主。

其次,铝冶炼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已充分显现,即高度市场化的电解铝行业和电力体制、电价机制改革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在现有机制下,出现了网电(含直购电)、自备电(含局域网)等多种用电模式,导致企业间用电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效益分化显著。而在当前市场价格已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的情况下,亏损企业又很难实现“市场化”退出。因此,短期内供应压力犹存,行业困境难以得到扭转。

第三,终端消费潜力强劲将是促进铝冶炼行业企稳回升的重要支撑。当前铝价低迷,正是扩大铝应用的最佳时期。在控制住新增产能的情况下,扩大应用是化解产能过剩最有效、最直接的抓手,也是实现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大规模扩大铝应用仍需政府提高或完善相关领域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以及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短期内对改善铝冶炼行业供需结构的影响有限。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