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秦皇岛电(冀东版记者李淑丽)20日,记者从秦皇岛市“十二五”交通建设成果和“十三五”交通发展谋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秦皇岛市交通运输业将着力打造对接京津“大通道”,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当好先行。
打造对接京津“大通道”。“十三五”期间,秦皇岛市计划新建高速公路659公里,改造公路3300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一万公里。大力实施京秦高速公路及其卢龙至北戴河新区支线、北戴河第二快速通道、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102国道市区段绕城通道等一批大项目,优化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打造市域“1小时交通圈”。畅通对外通道,统筹规划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干线铁路,逐步实现与京津、内蒙古等地区快速通联。围绕国家、省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助推京唐秦高铁建设,争取开通更多的始发动车,加快融入京津“1小时经济圈”。
打造服务首都“出海口”。依托世界最大的能源港秦皇岛港,秦皇岛市将大力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力争到“十三五”末港口吞吐量达到2.8亿吨,集装箱航线达到20条,吞吐能力达到150万标准箱。积极谋划天津、唐山及市内海上旅游航线,争取国家将秦皇岛港明确为高端海上旅游、物资运输集散优选承接地。加强环渤海港口群间深层次交流和合作,主动融入京津冀港口群发展,深化与天津港、唐山港在集装箱、散杂货等物资运输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不断巩固秦皇岛至韩国仁川国际航线,谋划建设新开河港海上客运枢纽,努力将秦皇岛港打造成国际知名的邮轮母港。
打造支线航空“网络中心”。新建秦皇岛北戴河机场正式运营,逐步扩大航空辐射范围和国际影响力,谋划开通国内深圳、海口、成都、西安、昆明等中远程航线23条,国际航线7条,做大做强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际旅游包机航线,打造对外开放的空中走廊力。争到“十三五”末旅客吞吐量达到50万人次,国际旅客达到5万人次,打造冀东区域支线航空网络中心及首都机场飞行训练基地、国际旅游包机优选目集地。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