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宏建 通讯员 孔 进 严文达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日,我省取消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双轨并行”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运行管理,我省省级国库集中支付步入“无纸化”时代。今后,实行电子化管理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将直接依据电子凭证办理,不再同步制作和传递纸质凭证。
相比传统支付管理模式,一笔财政直接支付业务从发起申请到办理支付再到完成清算,由过去的两三个工作日,缩短为最快几分钟即可完成,其间除合规性审核及电子签章外,不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资金支付效率和运行速度大幅度提升。对单笔500万元以下的支付申请,预算单位无需再报送审核附件;对单笔超过500万元的支付申请,预算单位可经扫描、拍照等方式制作图像文件,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传送审核附件,单位财务人员不必再往返跑送纸单,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支付。
另外,通过电子凭证校验、电子签章验章、安全加密传输、实名身份认证等几道“安全锁”,从根本上保证了电子凭证的唯一性、完整性和防抵赖、防篡改,最大限度杜绝了支付安全漏洞。同时,我省还在全国首创“UKEY电子套章”管理模式,保证了电子印章管理与使用的权责统一;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三层”电子对账机制,由人工核对改为自动化处理,为资金安全运行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
下一步,将在省级适时启动财政授权支付电子化管理,通过引入“网上银行”等支付结算方式,为财政资金支付打造互联网+模式的现代化管理平台。启动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试点,以市带县推进改革,逐步构建辐射各级的支付电子化管理网络。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