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长治:城乡统筹景象新

来源: 人民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血脉通,长治兴。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治像一把巨大的扇子。”长治市委书记马天荣伸出五指,形象地介绍:扇柄是主城区,扇骨是六城联通的主干道,干道直接联通的是6个县市卫星城,围绕干道和卫星城有机散布于扇面的,是集聚而成的产业园区和村镇,相互给力,生机勃勃。

隆冬时节,踏着第一场瑞雪,记者目睹了转型综改、城乡统筹发展给这里带来的崭新面貌。

要素集聚,新兴产业虎跃龙腾

“我们公司发展得非常好,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利税2.1亿多元。”在长治市振东药业大楼的产品陈列大厅,公司党委书记董迷柱说,他们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得益于山西省和长治市的一系列转型综改政策支持,更沾了统筹发展要素集聚的光。

振东药业从石油行业转型而来。几年来,公司已研发生产药品产品达600多种,市场很好,特别是最新开发的保健食品和家庭护理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潜力大。

“这里3年前还是一片荒滩,我们自己都没想到能发展这么快。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发电余热温度要80度,而易通只需60度,但技术再好,没有长治市转型综改、城乡统筹发展的天时地利,不可能这么快。用不了几年,公司利润就会超过1亿元。”在长治高新区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军禁不住庆幸感叹。

“我们壶关县是上党城市群‘6+1’的县之一。这两年,县上依托新修成的通市区主干道建设了省级壶关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发展起了20多个企业,都是生态环保型的,发展势头很好。”壶关县委书记李全心满怀信心地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五战略”,通过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了多年二元结构、公共资源不均等难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壶关,正致力于打造长治东部的后花园。

近年来,长治市借助转型综改的东风,在城乡统筹发展上精心谋划,全力推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现代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休闲旅游度假、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五大产业集聚区。“这不仅为全市经济注入了活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目前,‘三环八纵十二横’城市道路主框架初步形成,‘1+6’城镇组群已初见规模,为长治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治市市长席小军说。

血脉贯通,物畅其流百业兴盛

“过去路没修好,农民种植油桃一亩最多挣2000块。现在干道、乡村路都通了,收货商直接开车到田间地头,农村自然形成蔬菜集散地,能抢行情,不担心腐烂,省时省事省成本,一亩至少增收500元左右。全县每年仅油桃收入就达1.4亿多元。”刚卸任的长子县委书记张圣感触良深。

长子县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通县城的快速路修好后,到市区的时间从一小时缩短为不到半小时。县里提出了农村建设20万亩蔬菜大棚、农民种菜收入超过20亿元的规划。老百姓的生意经一下就念活了。

“俺们县要建设‘华北大菜篮、北方大厨房’,红火日子才开头。”正在物流园区忙活的长治县郭堡村的王女士快人快语。道路贯通、园区建设有力地带动了长治县的蔬菜基地的发展。郭堡村如今已建成蔬菜大棚400多个、500余亩,年底就将发展到2000亩。每天的“运菜车辆就像长流水”,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对我们这样的山区贫困县来说,城乡统筹发展意义更大,让过去不敢想的事成为现实。”壶关县委书记李全心说,壶关很多村窝在山沟里,脱贫几乎没指望。这几年,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县里采取在县城、集镇、沿交通线、产业园区安置的办法,已对贫困村3600多户1.2万多人实施移民搬迁,搬迁出山的青壮劳力都有活干,有钱赚。

目前,长治已启动了百口人以下山庄窝铺特困村整体搬迁工程。全市已有52家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新上项目59个,投入资金40多亿元,为百姓融入城镇创业就业、脱贫致富拓宽了道路。仅今年各扶贫项目就直接吸纳贫困劳动力5655人,围绕村镇、园区、市区生产生活需求从事各种服务工作的人更多,既解决了农民的增收难题,又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兴盛。

近两年来,长治市已逐步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四化同步、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旅游大镇正在蓬勃崛起。

城乡一体,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现在我们农民离城市的生活越来越近了。白天在物流园区干活,晚上溜达着就去了县城,逛逛夜市,尝尝小吃,去广场跳跳舞,生活越来越有意思。”长治县郭堡村的王女士满脸欣喜。

“现在道路宽阔通畅,两边树木葱茏,风景优美,上下班成了一种享受。”长治高科集团研发总监王传汉说,他现在步行上下班20分钟左右,正好锻炼身体。

“不是如今这么方便,俺的老命怕是就没了。”家住屯留县的沈春先老人庆幸地说。半月前,他突发脑溢血,先前的路,救护车至少得一个多小时才能来,可那天家人一打电话,市医院的救护车半个钟头就把他送进急救室。“生生从阎王爷手里抢回一条命”。

在长治,不论走到哪,总能听到人们随口说出很多城乡统筹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走进平顺县西沟村扶贫移民新区,街道整洁,设施完善,学校、超市、卫生所等一应俱全。西沟村的老西沟、老辉沟、池底等5个自然村世代蜗居深山的农民“做梦似的换了个活法”。

“以前住在窑洞里,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不方便,连吃水都是难题。如今,搬出山沟住到镇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63岁的常满福逢人就说。老人原来住在平顺县西沟村的东峪沟里。一家4口人住着早成危房的老房子。市里县上统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老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如今他家在新区住上了近200平方米二层小楼,祖祖辈辈在“山沟里刨土的猛不丁就成城市人了”。

移民搬迁是长治市转型综改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市已有近3.3万困难群众实现了易地安居。

近两年,长治进行了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城市建设,极大地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质和百姓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城市面貌。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