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扩大到50条重点大街 2017年全市覆盖
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萍)发现城市的公共设施破损,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设施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设施的基本信息,并将脏乱、破损问题在线反映给责任单位。记者昨天从市市政市容委获悉,长安街建国门至复兴门之间的公共设施现已试点安装了二维码铭牌,试点明年将扩大到金融街、CBD、奥运核心区的50条重点大街,2017年有望全市覆盖。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来到西单路口的一处公用电话亭,用手机扫描了上面的二维码,电话亭的产权单位、责任人、设置情况等全部显示。据介绍,市市政市容委利用二维码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互联网+设施管理”的城市精细化智慧管理模式,用二维码承载设施名称、产权单位、责任人、设置点位、设置情况、设施照片等信息,就相当于给这些设施上了“户口”。
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公共设施出现脏乱或者损坏,往往存在设施管理权属难核实、问题难发现、违法设施难认定的问题。有了二维码“身份证”,市民通过扫描设施上的二维码,不仅可以了解设施基本信息,更可在线反映脏乱、破损等设施问题。系统会把问题按照处理程序转交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并通过“问题举报一键通”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安街建国门至复兴门之间的试点工作已进入试用阶段,道路两侧1100余件设施(部分交通管理设施除外)已安装二维码铭牌。在长安街“两门之间”试点的基础上,明年将在金融街、CBD、中关村、奥运核心区等全市50条重点大街开展二维码管理扩大试点工作,并力争2017年在全市铺开。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